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省教育廳制定的《江蘇省縣(市、區)教育現代化建設主要指標》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江蘇省縣(市、區)教育現代化建設主要指標
(省教育廳 二〇〇七年五月)
根據《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蘇發〔2005〕15號)要求,到2010年,全省教育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要達到或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為此,特制定江蘇省縣(市、區)教育現代化建設主要指標。
一、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在園人數與4—6歲年齡組人口數之比)達90%以上。
二、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以上。
三、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5%以上。
四、19周歲人口高等教育入學率(19周歲人口進入各類高等教育機構學習的比例)達50%以上。
五、每個鄉鎮(街道)具有適應需要的社區教育資源并得到充分利用,基本滿足群眾多樣化學習需求。從業人員年培訓率達50%以上。
六、困難群體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經濟困難家庭子女義務教育資助體系健全;盲聾啞及智障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5%,外來務工農民的子女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9%。
七、幼兒園均建成省標準幼兒園,其中60%建成“江蘇省優質幼兒園”。
八、小學初中(含民辦)的辦學條件均達到省標準化建設要求,初步建立教育思想先進、管理水平較高、辦學質量優良的義務教育體系。
九、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均達到省優標準。
十、素質教育全面實施。政府及有關部門按教育規律和實施素質教育相關規定管理學校;各學校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基本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
十一、在崗教師全部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教師綜合素質普遍較高。小學教師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達70%,初中教師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達60%,高中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比例達5%,中等職業學校的“雙師型”教師比例達50%以上。
十二、教育信息化建設全面達標。教育城域網與轄區內大部分學校實現光纖連通,網上資源豐富、利用率高;中心小學、初級和高級中學校校建有校園網絡、教學輔助系統和教育管理系統。
十三、教育經費納入財政保障范圍。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學生生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均公用經費達到省定標準;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十四、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合理,城鄉學校的教育經費、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基本均衡。
十五、辦學行為規范。教育法律法規普遍得到貫徹落實,辦學許可、教育教學管理、招生收費等行為符合規定。
十六、學校安全保障體系完備。政府建立定期對校舍進行安全檢查、維修的制度。校園周邊環境無污染,無不健康、不安定因素。有健全的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和應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