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國土資源廳等部門江蘇省礦產資源開發整合總體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7-10-22 19:22 字體:[ ]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省國土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貿委、省環保廳、省工商局、省安監局制訂的《江蘇省礦產資源開發整合總體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江蘇省礦產資源開發整合總體方案
  (省國土資源廳 省發展改革委 省經貿委 省環保廳
   省工商局 省安監局 二〇〇七年四月)

  根據《國務院關于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5〕28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對礦產資源開發進行整合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108號)、《江蘇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0—2010年)》及有關產業政策,為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礦產資源,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進一步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建立礦產資源管理長效機制,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及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限制開山采石的決定精神,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按照礦業可持續發展要求,堅持依法從嚴從緊、節約集約的方針,通過關閉、淘汰、重組等形式,對礦山企業進行整合,逐步形成以大型礦業集團為主體,大中小型礦山協調發展的礦產開發新格局,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向生態礦業發展,增強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則
  (一)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按照《江蘇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江蘇省露采礦產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規劃》要求,各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整合方案,有計劃、分步驟組織實施。
  (二)合理布局,優化配置。根據資源自然賦存狀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結合企業重組、改制、改造,以規模大和技術、管理、裝備水平高的礦山作為主體,整合其他礦山,合理設置采礦權。
  (三)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鑒于我省重要礦種煤、鐵資源開發整合工作已經完成,因此將水泥用灰巖、建筑用石料、石膏、巖鹽4種礦產列為整合的重要礦種。宜興、溧陽、句容、銅山、東海、贛榆、邳州和豐縣等8個縣(市)列為整合的重點地區。
  (四)科學辦礦,綜合利用。鼓勵礦山企業依靠科技進步,開展技術創新,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裝備,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效益優勢。
  (五)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建立市場運作與政府調控相結合的資源配置機制,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積極穩妥地推進整合工作。
  (六)安全開采,保護環境。資源開發整合和礦業布局調整必須符合安全開采條件和環境保護要求,切實消除安全隱患,改善礦山生態環境。
  三、目標任務
  以礦產資源規劃為指導,以水泥用灰巖、建筑用石料、石膏和巖鹽為重要礦種,以開山采石集中區和石膏、巖鹽礦區為重點區域,綜合運用各種手段,關閉新一輪劃定禁采區內的開山采石企業,調整優化全省礦山企業布局。通過以大并小,以優并劣,解決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破壞浪費資源問題;通過總量控制、優化結構,科學設置采礦權,使礦山企業“多、小、散”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變;通過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生產技術,促使礦山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礦山安全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得以明顯改善,礦產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
  (一)開山采石礦產資源開發整合。按照新一輪限制開山采石工作要求,實現禁采區內全面禁止,可采區內科學規劃。重點對小型水泥用灰巖、建筑用石料礦山實行關閉、淘汰、重組,壓縮礦山企業數量,提高礦業運行質量。對新一輪劃定的禁采區制定礦山關閉計劃,2008年底前全部予以關閉。
  (二)地下開采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充分發揮石膏和巖鹽礦山儲量規模大的資源優勢,按照礦山規模必須與礦山占用儲量規模相適應的原則,以經濟手段為主推進石膏和巖鹽礦山企業的聯合、改造,淘汰小型石膏和巖鹽礦山企業,形成一批石膏和巖鹽礦山大型骨干企業。
  (三)重點區域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宜興、溧陽、句容、銅山、東海、贛榆縣(市)為開山采石資源整合重點區域,邳州市為石膏資源整合重點區域,豐縣為鹽礦資源整合重點區域。依照礦產資源規劃,對重點區域內的礦產資源開發進行整合,合理編制采礦權設置方案。水泥用灰巖、建筑用石料、石膏和巖鹽礦區,要按照《江蘇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明確的最低開采規模準入條件,以大并小、以優并劣,進行集約化、規模化改造。
  四、工作安排
  根據我省實際情況,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分四個階段:
  (一)調查摸底(2007年1月至2月底)。各市、縣(市、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礦產資源開發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調查分析,確定本地礦產資源開發整合的礦種、礦區,明確整合工作目標任務。
  (二)制定方案(2007年3月至6月底)。在調查摸底、研究分析的基礎上,省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省級整合總體方案。各市人民政府要依據省級整合總體方案組織國土資源等部門結合實際編制本地區的整合實施方案,其中被列為重要礦種、重點區域的地區要編制詳細的整合實施方案,于2007年5月底前報省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領導小組備案。
  (三)方案實施(2007年7月至12月底)。2007年12月底前,完成水泥用灰巖、巖鹽、石膏等3個以上重要礦種和宜興、溧陽、句容、銅山、贛榆縣(市)等5個以上重點地區的礦區整合工作。2008年12月底前,與新一輪限制開山采石工作同步,全面完成全省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的目標任務。
  (四)檢查驗收(2007年年底,2008年年底)。2007年底進行階段性檢查,2008年年底完成全面檢查驗收工作。各市人民政府對當地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進行總結,向省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領導小組提交總結報告,省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各市整合工作進行檢查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礦產資源整合是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一項重要工作,時間緊、難度大、任務重。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是礦產資源開發整合的責任主體,必須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如期完成整合工作目標任務。
  (二)協調配合。各級國土資源、發展改革、經貿、公安、監察、財政、環保、工商、安監部門要密切配合,認真履行各自職責,嚴格執法,積極穩妥推進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
  (三)規范運作。各地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注重運用經濟手段,妥善處理好資源整合中的利益調整、人員安置、資產重組等問題。依法科學設置采礦權,按照法定權限審批登記頒發有關證照,整合后切實做到企業產權清晰,礦區范圍明確,社會穩定。
  (四)督促檢查。各地要加強對整合工作的督促檢查,及時研究解決整合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每一階段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閱讀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