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2006年,全省上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推進各方面工作,全省經濟發展勢頭進一步趨好,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2006年財政工作成績顯著,財政收入保持穩定較快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為激勵先進,省政府決定,對2006年度財政收入增長較快、貢獻較大的市、縣(區)給予表彰獎勵。
一、對2006年度地方財政收入增幅超過全省平均增幅的市、縣,授予“財政收入增收表彰單位”(見附件1)。
二、對2006年度地方財政收入增幅超過全省平均增幅且上交省收入比上年增加的市、縣,以及2006年度財政上交增量超5億元的省轄市、超2億元的縣、市,授予“財政收入新增貢獻先進單位”(見附件2)。
同時符合“財政收入增收表彰單位”和“財政收入新增貢獻先進單位”條件的,授予“財政收入新增貢獻先進單位”。
希望受表彰的市、縣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成績。各地要向受表彰市、縣學習,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積極培植財源,努力保持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加快推進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職能作用,為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江蘇作出新的貢獻。
附件1: 獲得“財政收入增收表彰單位”的市、縣名單
宿遷市、豐縣、沛縣、銅山縣、睢寧縣、新沂市、邳州市、海安縣、如東縣、如皋市、贛榆縣、東海縣、灌云縣、灌南縣、淮安市楚州區、淮安市淮陰區、漣水縣、洪澤縣、盱眙縣、金湖縣、鹽城市鹽都區、濱海縣、阜寧縣、大豐市、寶應縣、高郵市、興化市、宿遷市宿豫區、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
附件2: 獲得“財政收入新增貢獻先進單位”的市、縣名單
蘇州市、南京市、無錫市、常州市、連云港市、鹽城市、揚州市、泰州市、昆山市、張家港市、江陰市、南京市江寧區、常州市武進區、溧陽市、蘇州市吳中區、蘇州市相城區、吳江市、太倉市、啟東市、揚州市邗江區、鎮江市丹徒區、揚中市、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