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人行南京分行2006年信貸指導意見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7-10-24 09:53
字體:[大 中 小]
各市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現將人行南京分行《2006年信貸指導意見》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研究貫徹。2006年信貸指導意見
(人行南京分行二〇〇六年三月)為認真貫徹國家貨幣信貸政策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促進地方經濟與金融良性互動,現提出2006年信貸指導意見。
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進一步加大有效信貸投入
全省各金融機構要按照穩健貨幣政策的要求,圍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創新金融服務,提高資金營運水平,進一步加大有效信貸投入,支持江蘇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發展。要高度重視“十一五”期間項目儲備庫建設,積極挖掘潛在優質項目資源。加強金融合作、同業溝通和信息交流,對于數額較大的貸款項目,可以通過組織“銀團貸款”、“聯合貸款”等形式滿足需求。
二、配合國家產業政策,努力優化信貸結構
各金融機構要及時調整信貸投向,有效規避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積極支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促進石化、鋼鐵、造船、造紙等產業向基地化和大型化發展;主動參與“科技創新促進年”活動,認真落實國家支持自主創新的有關政策;大力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提高對高新技術產業的信貸服務水平,重點支持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現代輕紡、新型能源、環保裝備、新材料和軟件等優勢產業,擴大對現代服務業的信貸投放,努力提高金融產業自身競爭力,促進第三產業投資增長。要大力拓展國際信貸業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要支持企業節能降耗,支持環境保護,促進江蘇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三、加快金融創新,探索綜合經營途徑
各金融機構要積極應對匯率形成機制和利率市場化改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客戶為中心,加快制度創新、工具創新和業務創新。要大膽探索基于銀票、倉單、應收賬款、專利權、商鋪經營權、農林資產等的質押貸款,嘗試引入第三方監管制度,推動動產質押貸款和抵押貸款業務的開展。要積極發展外匯信貸和貿易融資業務,將傳統信貸業務與金融衍生工具有效組合,幫助企業規避風險。
四、加強農村金融服務,加大對“三農”信貸扶持力度
各金融部門要加大對“三農”的有效信貸投入,重點支持節能、環保、高效、生態、外向、安全農業,盡可能滿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科技先導型龍頭企業的有效信貸需求,優先支持實施或推廣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的實用技術項目,改進對其他糧食企業的信貸服務。農村信用社要在穩固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健康發展的基礎上,積極創新農民創業擔保貸款等信貸產品,加大對農村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有關農村信用社要繼續做好扶貧貼息貸款的發放工作。
五、改進信貸管理方式,支持不同所有制與不同規模企業協同發展
各金融機構要繼續提高金融服務水平,積極支持規模經濟和優質企業發展,支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與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對經營效益高、資金回籠快、信用意識強的優質客戶,可采用一次性綜合授信、循環放貸的方式,提高貸款效率。要及時轉變經營理念和戰略,積極介入大中型企業的直接融資業務,獲得中間業務收益。同時把非公有制小企業貸款作為信貸業務發展的新增長點,支持有市場、有效益、成長性好、有利于增加就業的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企業的發展,合理確定對小企業的授信額度及貸款期限,發揮貸款利率浮動政策的作用,充分運用風險溢價覆蓋風險。
六、加強信貸分類指導,促進區域經濟和諧發展
在繼續支持沿滬寧線高新技術產業帶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基礎上,各金融機構要積極開發適合蘇北經濟和產業特征的金融服務產品,繼續認真落實人行南京分行下發的《關于金融支持蘇北承接產業轉移的信貸指導意見》(南銀發〔2005〕54號)。要進一步改善對蘇北地區的授權授信管理制度,在全年的信貸總量中提出一定比例專門用于支持蘇北地區發展,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積極滿足蘇北地區有效信貸需求。要繼續加大對新一輪沿江開發建設的信貸投入,促進蘇中加快發展。
七、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傾力幫扶弱勢群體
各金融機構要認真做好財政貼息、用于特定方向的有關政策性貸款發放工作,促進建設“和諧江蘇”。要加強與勞動保障、財政等部門及擔保機構、社區街道的協同配合,積極探索推進建立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培訓與信用社區建設的聯動長效機制,促進擴大小額擔保貸款的覆蓋面和對就業再就業的輻射拉動作用。要加強與教育、財政等部門及各高校的聯系,認真貫徹落實助學貸款新政策,積極推動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助學貸款業務發展。各金融機構要認真研究關于貸款風險防范和風險補償的有關政策要求,進一步完善信貸管理制度,開發合適的信貸產品,使相關業務持續增長。
八、認真落實消費信貸政策,規范和擴大消費信貸市場
各金融機構要加快資源整合,完善信貸流程,拓展消費信貸業務空間。在加強風險管理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住房、汽車等主導消費信貸市場。要加大消費信貸產品創新力度,探索啟動加快農村消費信貸發展的有效方式,活躍農村消費市場,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提高消費需求對江蘇經濟增長的拉動力。
九、各級人民銀行要充分發揮“窗口指導”作用,不斷改進金融服務
各級人民銀行要加強再貸款管理,用好用活農村信用社和中小金融機構再貸款限額,引導金融機構支持蘇北、“三農”和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加大對獲得中央銀行專項票據支持農村信用社的監測分析和檢查力度,充分發揮中央銀行專項票據的正向激勵作用。做好利率市場監測工作,引導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提高貸款風險定價和主動負債管理能力。積極培育金融市場主體,并加強監測和引導。加快支付工具創新,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緊密結合匯制改革和金融市場業務創新,做好政策和金融產品的宣傳及業務咨詢工作,促進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提高創新能力、競爭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密切關注金融市場的新工具、新風險,深入分析其熱點、難點問題,并及時反饋。
十、加強協調配合和整體聯動,共同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要積極創新銀政、銀企交流合作的新平臺,從信用調查、信用咨詢、信用評級和失信懲戒等多方面入手,繼續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降低信貸市場信息不對稱成本。積極培育信用評級市場,促進金融機構在授信活動中實現內外部評級結合,提高授信決策質量。各金融機構要強化制度建設,利用政府信息平臺構建銀企溝通長效機制。各級人民銀行要充分發揮金融穩定工作協調機制的功能,建立和完善對金融機構的考核評比辦法和評價指標體系,配合政府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各級人民政府要大力推進“誠信江蘇”建設,帶頭依法行政,支持金融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金融改革與發展。特別是對企業惡意逃廢債的行為,要通過稅務、工商、司法、公安等部門進行聯手打擊,加大執法力度,凈化地方金融生態環境,為金融機構增加有效信貸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創造良好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