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省民政廳關于印發《關于加強民辦非企業單位培育發展與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時間:2007-10-24 11:04 字號:默認

各市、縣(市、區)民政局:
  現將《關于加強民辦非企業單位培育發展與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關于加強民辦非企業單位培育發展與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


  國務院《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頒布以來,我省民辦非企業單位發展迅速,目前全省各級共有民辦非企業單位8883家,涉及教育、衛生、民政、勞動、體育、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根據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加強“十一五”期間民政事業發展的要求,為進一步加強全省民辦非企業單位培育發展與登記管理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高度認識加強民辦非企業單位培育發展與登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我國民間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民辦非企業單位培育發展與登記管理,是新形勢下對社會組織管理的需要,是國家管理社會組織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全面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構建和諧江蘇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基本方針的重要內容。今年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要“規范引導民間組織有序發展,培育發展行業協會、學會、公益慈善和基層服務性民間組織,發揮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作用。完善民間組織自律機制,加強改進對民間組織的監管”,這是民間組織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和行動指南,更為以民辦非企業單位為主體的基層服務組織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各級民政部門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加強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國務院《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要求,切實加強民辦非企業單位培育發展與登記管理工作,充實管理隊伍,提高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依法對民辦非企業單位培育發展和登記管理;要按照結構合理、注重質量、提高素質、發揮作用、服務社會、維護穩定的原則,認真研究本地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發展問題,使之與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相協調,維護我省的穩定。
  二、培育發展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培育發展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國務院《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為依據,立足服務“兩個率先”、構建和諧江蘇大局,堅持政府主管、社會參與、民間自愿、科學運作的原則,按照培育發展與監督管理并重方針,加強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要通過我們的努力,建立起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以有序發展和提高能力為重點,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到位、作用明顯的民辦社會事業發展體系,同時要逐步建立起法制健全、管理規范、分級負責的行政管理體系,使我省民辦非企業單位健康有序地發展。
  (二)培育發展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目標任務
  1. 積極扶持,加快發展。按照積極扶持、加快發展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扶持力度,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積極探索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投入方式,對一些基礎好、作用突出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政府可以通過獎勵、補貼和購買服務等方式予以資助和扶持,進一步改變民辦非企業單位數量少、規模小、發展不均衡、社會認識度低的狀況,努力增點擴面、提質提量、引導發展,使民辦非企業單位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作用顯著加強。今后兩年內,每年全省培育發展民辦非企業單位要達到1000個以上,各轄市每年新增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80個以上。
  2. 突出重點,提高登記率。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對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指導和服務工作,依法行政。要大力發展教育、衛生、文化、科技、體育、勞動等行(事)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全面發展其他行(事)業的民辦非企業單位,重點發展慈善公益性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如民辦福利院、敬(托)老院、老年公寓、社區服務中心(站)、社區慈善服務中心等。本著邊發展、邊規范、邊登記的原則,做到成熟一個、登記一個、規范一個。只要符合登記條件的,登記率均要達到100%。
  3. 培育、推廣先進典型。各級民政部門要及時掌握轄區內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發展狀況,經常總結典型經驗,培育、樹立先進典型,塑造品牌,加強宣傳推廣工作,積極發揮典型引路、典型示范的輻射帶動作用。今后兩年內,各地要培育和樹立一批遵紀守法、組織機構健全,內部制度完善、運作程序規范、社會責任感強、社會聲譽好、為公益事業發展做出顯著貢獻的先進典型。同時,各地要積極探索建立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級信用制度,以提高社會信譽,增強誠信服務社會意識。
  4. 理順管理體制。按照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的法規政策規定,完善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發展機制和登記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的監督管理作用。
  三、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的基本要求
  培育發展民辦非企業單位必須在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許范圍內,在不違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適當放寬登記條件、簡化登記手續、把民辦非企業單位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發展軌道。
  (一)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應具備下列條件
  1. 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2. 有規范的名稱、必要的組織機構;
  3. 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從業人員和1年以上合法使用權的場所;
  4. 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合法財產;
  (1)申請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或(合伙)登記的要有10000元以上的開辦資金。
  (2)申請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的,應當具有30000元以上的開辦資金,如國家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從事某行(事)業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的開辦資金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5.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依法行政,做好登記管理工作。各級民政部門要按照《行政許可法》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中,嚴把“六關”,即:受理關、審核關、核準關、發證關、公告關、時限關。規范登記審批程序,在法定時限內完成登記手續。
  四、培育發展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工作措施
  (一)提高認識,制訂發展規劃。各級民政部門要把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發展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發展規劃。統籌各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協調發展,使民辦非企業單位在數量、種類、結構、布局等方面符合社會的實際要求,滿足人民群眾的要求,確保民辦非企業單位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這方面還有很大潛力,各地應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將應由社會組織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轉移出去,為民辦社會事業發展拓寬必要的空間。同時,要把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培育發展和登記管理,與民辦社會事業的發展、事業單位的改革結合起來;與加強社會建設與管理、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結合起來;與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結合起來,使我們的工作更好地服從服務于黨和政府的全局工作,服從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二)建立對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資助機制和稅收優惠政策。政府的支持對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發展至關重要,要改變目前民辦非企業單位邊緣化發展的現象。各地應協調政府有關部門,一是要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建立政府對民辦事業的資助機制,支持民辦非企業單位開展公益服務,緩解影響民辦事業發展的資金瓶頸。這方面各地可以搞試點,只要有益于社會事業的發展,有益于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都可以進行探索。二是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勞動人事、稅收財務、社會保障等配套政策,幫助民辦非企業單位排憂解難,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使民辦和公辦單位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一視同仁,享受國民待遇。特別是稅收和捐贈政策,應逐步提高免稅額度。
  (三)加強與業務主管單位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培育發展與監督管理工作。民政部門作為登記管理機關,要重點履行好登記管理、年度檢查和處罰監督等管理職責;業務主管單位要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履行好相應監督管理職責,包括登記前的審查,開展活動的監督、指導,年度檢查的初審,協助查處違法行為,負責對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黨的建設、財務和人事管理、研討活動、對外交往、接受境外捐贈資助、按章程開展活動等管理和監督責任。民政部門與業務主管單位要各司其職,加強溝通,在政策上多協調,業務上多銜接,辦事上多通氣。要規范執法行為,推進政務公開,完善信息網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務水平。對違法亂紀的,要負起責任,一查到底,樹立管理機關的權威。
  (四)以自律與誠信為本,不斷提高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整體素質。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強自律性,增加誠信度。要以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為己任,加強能力建設,提高自身素質。要積極參加自律與誠信建設活動,將誠信作為篤守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社會的道德規范,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公益意識。要建立各具特色的信息披露制度,實行承諾服務,不斷提高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公信力。要建立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各種規章制度,實行民主化管理。要逐步建立與政府、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的相互信賴與合作關系,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一支生力軍,不斷開創民辦非企業單位健康發展的新局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