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2006年發展海洋經濟考核任務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7-10-24 10:30 字體:[ ]

南通、連云港、鹽城市人民政府,省各有關委、辦、廳、局,省各有關直屬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江蘇省2006年發展海洋經濟考核任務》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江蘇省2006年發展海洋經濟考核任務


   一、海洋漁業
  (一)海水養殖面積穩定在300萬畝,產量達到60萬噸。
  (二)完成425艘海洋漁船的轉產轉業任務。
  (三)加快發展水產品加工業,完成加工量43萬噸。
  主辦單位:省海洋漁業局
  協辦單位:沿海三市政府
  二、海洋工業
  (一)以豐富的海洋資源為依托,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改造提升傳統海洋產業,努力提高海洋新興產業比重,大力發展海洋醫藥、海洋化工和海洋功能食品等產業,逐步將沿海地區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海洋醫藥、海洋化工和海洋食品加工基地。
  (二)充分發揮沿海港口資源優勢,集聚要素資源,大力發展臨港工業,進一步培育壯大造船、石化、能源等產業,努力加快沿海地區新型工業化步伐。
  (三)積極調整鹽業結構,實施高產鹽田技改項目,努力提高鹽田綜合經濟效益。
  主辦單位:省經貿委、省鹽務局
  協辦單位:沿海三市政府
  三、海洋服務業
  (一)充分發揮港口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促進港口運輸業快速發展,更好地促進臨港產業發展。
  (二)充分發揮沿海地區的資源特色,強化資源整合、產品開發和配套服務能力,全面提高旅游業發展水平。全年接待海內外旅游者突破22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突破200億元;新增10家國家等級旅游景區和5家工農業旅游示范點。
  主辦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旅游局
  協辦單位:沿海三市政府
  四、沿海灘涂開發
  (一)圍繞完成“新一輪百萬畝灘涂開發”任務,新圍灘涂5萬畝,已圍墾區基礎設施配套3萬畝。
  (二)省財政全年安排灘涂開發專項資金5690萬元。
  主辦單位:省財政廳、省農業資源開發局、省灘涂開發投資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沿海三市政府
  五、基礎設施建設
  (一)水利。沿海地區水利建設全年計劃投資5億元,其中,海堤達標建設計劃投資4.5億元,城市防洪計劃投資5000萬元。加快泰東河拓浚工程建設步伐,爭取開工建設泰東河拓浚工程利用世行貸款項目。
  (二)公路。沿海地區公路設施全年計劃投資72億元左右,其中,高速公路及通道項目計劃投資45.6億元,國省干線改造工程計劃投資10.9億元,農村公路計劃投資15.5億元。
  (三)電力。沿海地區電網建設與改造全年計劃投資7.15億元。田灣核電站2×100萬千瓦、如東風電一期10萬千瓦等發電項目投產。配合中心鎮村建設規劃,做好農村配電網改造工作。
  (四)港口。強化港口行業管理,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岸線資源。建成連云港墟溝港區5萬噸級航道擴建工程。開工建設連云港港廟嶺三期突堤工程、15萬噸級航道擴建工程、東港區25萬噸級礦石碼頭和南通港洋口港區陸島通道工程。
  (五)漁港。基本完成如東洋口港、贛榆青口中心漁港建設項目。
  主辦單位:省水利廳、省交通廳、省海洋漁業局、省電力公司
  協辦單位:沿海三市政府
  六、科技興海
  (一)進一步建設5個省重點“科技興海”示范基地,集成轉化10-15項海洋科技成果。
  (二)組織實施一批海洋高技術研究、科技攻關、科技成果示范等科技計劃項目,進一步提高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推進海洋高技術成果產業化。
  (三)加大對“科技興海”工作的投入力度,省科技三項經費投入不低于300萬元。
  主辦單位:省科技廳
  協辦單位:沿海三市政府
  七、沿海地區城鎮建設和郵政建設
  (一)編制《江蘇省沿海城鎮帶規劃》,指導沿海地區推進城鄉規劃全覆蓋工作,做好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的指導工作。
  (二)繼續加大投入力度,用于沿海地區郵政網點的改造和郵政生產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郵政服務水平。
  主辦單位:省建設廳、省郵政局
  協辦單位:沿海三市政府
  八、海域綜合管理
  (一)基本完成市縣海域勘界工作,做好蔣家沙、竹根沙海域的省管工作。
  (二)新增用海項目海域使用權確權面積持證率100%;新增用海應收海域使用金征收率100%。
  (三)爭取年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省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統。
  (四)做好沿海短波平臺和VHF岸臺頻率規劃,組織開展沿海水上移動業務頻率臺站清理整頓活動,建立水上重點頻率保護機制。
  主辦單位:省海洋漁業局、省信息產業廳
  協辦單位:沿海三市政府、省民政廳
  九、海洋環境保護
  (一)編制完成《江蘇省沿海開發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并組織實施。
  (二)完成《江蘇省海洋環境容量測算及污染控制研究》課題,繼續開展沿海地區污染物入海通量監測,并實現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三)繼續加強沿海化工園區及其他開發區的環保監管工作,嚴格執行相關準入標準,嚴禁2000萬元以下化工項目進入沿海地區。同時,對現有化工企業執行較高的排放標準。繼續依法組織實施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損害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做好涉海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科學核準、審核。
  (四)強化海洋環境監測預報工作,開展全省海洋環境質量評價,繼續發布省市兩級海洋環境質量公報;以連云港、呂四為重點,核定全省海洋警戒水位,積極籌劃獨立開展江蘇海洋預報。
  主辦單位:省海洋漁業局、省環保廳
  協辦單位:沿海三市政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