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及常熟市財政局、衛生局: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加快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省政府提出農村新五件實事,決定實施農民健康工程。農民健康工程的目標是,力爭到2010年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農村居民健康需求的新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立農村公共衛生政府投入的保障機制,確保廣大農村居民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現對做好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有關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
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包括直接面向農村居民與農村流動人口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點人群衛生服務、基本衛生安全保障服務等三大類8個項目。第一類農村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括開展健康教育、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落實計劃免疫預防接種、做好重大傳染病防治等;第二類農村重點人群衛生服務,包括婦女保健、兒童保健、慢性病和精神病防治及老年人的動態健康管理等;第三類農村居民基本衛生安全保障服務,包括對農村食品和飲用水等衛生監督監測、農村公共衛生信息收集和報告等。
(一)開展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村村設置健康宣傳欄,定期更新內容,戶戶獲得健康教育資料,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與疾病預防、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指導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開展育齡婦女和學生的身心健康咨詢與教育等。
(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內急診搶救;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技術培訓;承擔或協助做好傳染病病人的消毒隔離、治療和其他防控工作;協助開展疾病監測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等。
(三)配合做好重大傳染病防治,主要包括結核病、血吸蟲病、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治;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寄生蟲病等其他各類傳染病防治工作。
(四)做好婦女衛生保健服務,主要包括實行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建卡率90%以上;向孕產婦提供5次產前檢查、3次產后上門訪視和1次產后常規檢查;向已婚育齡婦女每年提供1次常見婦女病檢查等。
(五)做好兒童衛生保健服務,主要包括向0-7歲的兒童免費提供省免疫規劃規定的一類疫苗的接種服務;開展兒童系統保健管理服務,0-3歲兒童在首次體格檢查時建立系統管理檔案,定期接受8次健康體檢等。
(六)進行慢性病與老年人的動態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對高血壓、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和精神病人提供咨詢服務和治療指導;為60歲以上老人和特困殘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戶等困難群體實行動態管理,跟蹤服務,定期隨訪等。
(七)加強農村食品和飲用水等衛生監督監測,主要包括開展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公共場所和職業衛生監督監測等。
(八)做好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主要包括收集和報告傳染病疫情,及時掌握食物中毒、職業危害及飲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來人員等信息。
二、建立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
全省以縣(市、區)為單位建立專項資金,2006年按農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6元的標準設立。專項資金以購買服務的方式,主要用于鄉(鎮)、村衛生機構從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補助,其中用于對鄉村醫生的防保補助經費不低于30%。專項資金由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安排。省級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對經濟困難地區按人均4元、3元、2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另對農業人口占較大比重的賈汪區、宿城區、亭湖區、清浦區、海州區也給予適當補助;不足6元的部分由地方財政配套安排。有條件的省轄市也要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
各地要通過建立專項資金,加強對農村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的考核管理,落實政府為農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責任,規范和保證農村衛生機構的服務。對不提供有關服務的,不給予資金補助;對服務質量不到位的,扣除相應補助資金。
三、切實加強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管理
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是政府向農村衛生機構購買公共衛生服務的資金,資金的使用實行項目管理。
(一)市、縣(市、區)財政部門要將專項資金納入財政社保補助專戶管理,實行專帳核算,確保專款專用。
(二)鄉鎮醫療衛生機構于每年年初編制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計劃和用款計劃,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匯總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
(三)省級財政補助資金采取年初預撥70%直接到縣,年底考核驗收后結算的辦法。縣級財政將上級財政補助和本級財政配套安排的資金,按照項目用款計劃和國庫集中支付的有關要求及時撥付到有關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單位。
(四)各地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及項目實施方案的規定,保證專款專用,封閉運行,合理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平調、擠占和挪用;不得用于項目內容規定用途之外的工作以及國家規定不得列支的其他費用;不得用于基本建設或抵充行政事業經費;不得用于各種罰款、償還債務、捐贈贊助、對外投資等支出。
(五)對出現虛報有關情況騙取省財政補助、擅自變更項目內容、挪用專項資金、地方應安排資金不能按時到位、不按期報送有關材料等問題,省財政廳和省衛生廳將根據具體情況和有關規定采取給予通報、停止撥款或暫停安排新的補助項目或收回專項資金等措施。
四、強化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
省衛生廳、財政廳建立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評估體系,各市、縣(市、區)衛生、財政部門也要形成考核評價機制,將服務到位、資金配套情況和農村居民滿意程度作為考核評價的主要依據。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以及鄉村衛生機構,要把考核內容、要求、目標作為開展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主要依據,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逐項抓好落實。對服務項目的實施情況,要做好記錄,建立檔案資料,便于考核。每年11月份,縣(市、區)、鄉(鎮)政府要對轄區項目開展情況進行自查、自評。每年年底,省衛生廳、財政廳將結合農民健康工程實施情況組織績效考評,考評結果作為分配和核撥專項補助資金的重要依據。
各縣(市、區)要利用相關媒體或鄉村公共場所對開展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實施情況和使用專項資金的情況進行公示,提高專項資金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接受社會公眾和廣大農民群眾的監督。
各級財政、衛生、審計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做好專項資金的籌措、撥付、管理和審計工作,對資金的安全性、合規性和績效情況要實行追蹤問效。各級財政部門要會同同級衛生部門根據需要對項目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或抽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糾正,確保工作落到實處,使農村居民真正得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附件1:
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省補助標準表
市 別 |
縣 名 |
省補標準(元/人.年) |
徐 州 |
豐 縣 |
4 |
沛 縣 |
4 | |
銅山縣 |
3 | |
邳州市 |
4 | |
睢寧縣 |
4 | |
新沂市 |
4 | |
賈汪區 |
3 | |
南 通 |
海安縣 |
3 |
如皋市 |
3 | |
如東縣 |
3 | |
通州市 |
2 | |
啟東市 |
2 | |
連云港 |
贛榆縣 |
4 |
東海縣 |
4 | |
灌云縣 |
4 | |
灌南縣 |
4 | |
海州區 |
3 | |
淮 安 |
淮陰區 |
4 |
楚州區 |
4 | |
漣水縣 |
4 | |
洪澤縣 |
4 |
市 別 |
縣 名 |
省補標準(元/人.年) |
淮 安 |
金湖縣 |
3 |
盱眙縣 |
4 | |
清浦區 |
3 | |
鹽 城 |
亭湖區 |
3 |
鹽都區 |
3 | |
響水縣 |
4 | |
濱海縣 |
4 | |
阜寧縣 |
4 | |
射陽縣 |
3 | |
建湖縣 |
3 | |
大豐市 |
3 | |
東臺市 |
3 | |
揚 州 |
江都市 |
2 |
高郵市 |
3 | |
寶應縣 |
3 | |
鎮 江 |
句容市 |
2 |
泰 州 |
泰興市 |
2 |
姜堰市 |
2 | |
興化市 |
3 | |
宿 遷 |
沭陽縣 |
4 |
泗洪縣 |
4 | |
泗陽縣 |
4 | |
宿豫區 |
4 | |
宿城區 |
3 |
附件2:
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評估標準
項目名稱 |
服務內容及要求 |
指標 |
分值 |
得分 |
1.健康教育 |
1.村村設置健康宣傳欄,定期更新內容; 2.戶戶獲得健康教育資料,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教和衛生防病宣傳; 3.指導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 4.開展育齡婦女和學生的身心健康咨詢與教育。 |
1.健教資料戶覆蓋率達到80%; 2.學校健教開課率達到100%; 3.居民及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85%。 |
10 |
|
2.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1.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內急診搶救; 2.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技術培訓; 3.承擔或協助做好傳染病病人的消毒隔離、治療和其它防控工作; 4.協助開展疾病監測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
1.院前及院內急救及時率100%;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置及時率100%。 |
10 |
|
3.重大傳染病防治 |
1.結核病:貫徹實施《江蘇省結核病防治規劃》,落實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做好可疑結核病人的初診、轉診、報告工作,并落實病人的督導服藥等管理工作; 2.血吸蟲病: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意見》,開展查滅螺、查治病等工作; 3.艾滋病:落實《省政府關于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見》,開展艾滋病防治咨詢,協助做好艾滋病人抗病毒治療與關懷救助; 4.腸道傳染病:開展霍亂、甲肝、傷寒、痢疾等腸道傳染病防治工作,開設腹瀉病門診,落實腹瀉病人檢索和疫點、疫區處理,主動查治腹瀉病人; 6.急性傳染病:開展乙肝、出血熱、狂犬病、流感等急性傳染病防治工作,協助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和疫點處理,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7.寄生蟲病:開展瘧疾、腸道蠕蟲等寄生蟲病防治工作,做好瘧疾病人的正規治療和腸道蠕蟲病的查治。 |
1.傳染病防控與管理及時率100%; 2.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覆蓋率達到100%,結核病防治項目規范管理合格率達90%,肺結核病人督導治療管理率達80%; 3.血吸蟲病:防治、監測任務完成率達95%; 4.艾滋病:成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70%; 5.按要求開設腹瀉病門診,并完成腹瀉病人檢索任務; 6.瘧疾休根、治療率100%。 |
15 |
項目名稱 |
服務內容及要求 |
指標 |
分值 |
得分 |
4.婦女衛生保健 |
1.向孕產婦提供5次產前檢查、3次產后上門訪視和1次產后常規檢查; 2.向已婚育齡婦女每年提供1次常見婦女病檢查。 |
1.孕產婦各項保健管理率達到95%; 2.產前檢查率和產后訪視率達95%; 3.年婦女病檢查率達到30%。 |
15 |
|
5.兒童衛生保健 |
1.按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向0-7歲的兒童提供省免疫規劃規定的7種一類疫苗的接種服務;加強預防接種安全管理,確保疫苗冷鏈設施正常運行,協助開展人群免疫水平監測和免疫接種效果監測; 2.0-3歲兒童在首次體格檢查時建立系統管理檔案,定期接受8次健康體檢。 |
1.預防接種建卡發證率達到95%;接種率達到95%;兒童入學入托接種證查驗率達到95%; 2.42天建冊率達95%,兒童保健管理率達到90%以上。 |
15 |
|
6.慢性病人與老年人的動態健康管理 |
1.充分利用健康體檢、臨床資料,結合主動上門服務,逐步為農民建立動態的健康檔案,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 2.對高血壓、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病開展咨詢服務和用藥指導,建立健康檔案; 3.對農村精神病人進行監護指導和治療指導,開展心理咨詢服務; 4.為60歲以上老人和特困殘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戶等困難群體配備社區責任醫生,定期隨訪,跟蹤服務,動態管理。 |
1.60歲以上老人及慢性病人建檔率達到80%,每年隨訪次數大于4次; 2.精神病人綜合管理覆蓋率達80%; 3.居民重點慢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慢性病人系統管理率達到50%以上; 4.60歲以上老人定期隨訪率達到90%。 |
15 |
|
7.農村食品和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 |
1.進行食品衛生監督監測; 2.進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監測; 3.進行職業衛生監督監測; 4.進行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 |
1.食品衛生監測率達到80%; 2.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率達到80%; 3.職業衛生監測率達到80%; 4.飲用水衛生監測率達到95%,自來水覆蓋率95%以上; 5.從業人員體檢率達到95%。 |
10 |
|
8.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 |
1.及時收集和報告傳染病疫情; 2.及時掌握食物中毒、職業危害及飲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來人員等信息; 3.建立重要信息及時報告制度。 |
1.疫情和突發公衛事件規范報告率達95%; 2.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來人員等信息報告率達85%。 |
10 |
|
合計 |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