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關于做好全省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關于做好全省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見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是解決我國資本市場歷史遺留問題的一項重大制度改革,是資本市場規范化、健康化、正常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各級政府、有關部門、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要充分認識改革的重要意義,按照國家五部委《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證監發〔2005〕80號)及中國證監會、國務院國資委、商務部等有關部門的要求,扎實開展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
一、加強對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省政府成立省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領導小組,省金融辦、國資委、經貿委、江蘇證監局等為成員單位,負責組織、指導和協調全省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工作。省金融辦負責全省股權分置改革工作的總體協調、推進和信息匯總工作;省國資委負責與國務院國資委協調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有關事宜,推進我省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加強對各市國資管理部門的政策指導,并負責省、市、縣轄國有控股、參股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中涉及國有股的審批事項;省經貿委聯系全省民營上市公司,指導與推進其股權分置改革;江蘇證監局負責與中國證監會、滬深證券交易所、登記結算公司溝通協調,為省內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提供政策咨詢、組織培訓等工作,并加強對包括中介機構在內的相關方面工作的監管;省外經貿廳負責與商務部協調涉外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有關事宜,并加強對省內含外資股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工作的指導。省財政廳、國稅局和地稅局等部門負責組織落實國家有關財政稅收政策,積極支持配合全省股權分置改革工作。
二、抓緊制定、落實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規劃和進度表。省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領導小組制定全省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總體規劃和進度表。各市政府也要制定本地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總體規劃和進度表。全省上市公司原則上在2006年6月底前制定并上報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其中,重點公司已于2005年11月底前制定并上報了方案,條件基本成熟的公司應于2006年3月底前制定并上報方案,其他公司爭取于2006年6月底前制定并上報方案。各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要按進度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本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工作計劃和具體進度表。要堅持積極穩妥的原則,成熟一家,改革一家。
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相關審批工作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在提交證券交易所前,市、縣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經國資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后,由當地政府逐級報省政府審批(南京市所屬企業由市政府審批);省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由省國資委審核同意后報省政府審批。
(二)各級國資管理部門受理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時應當審核、查閱以下材料:
1.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及其論證報告;
2.股權分置改革說明書;
3.非流通股股東參與股權分置改革的協商意見;
4.上市公司上年年度報告和最近一期季度報告。
(三)省政府同意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后,省國資委出具《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國有股股權管理備案表》。
(四)國有控股股東取得省國資委出具的備案表后,委托上市公司及其保薦機構向證券交易所提交股權分置改革方案。
(五)國有控股股東委托上市公司董事會公告召集A股市場相關股東會議后,未對股權分置改革方案進行修改的,省國資委不再出具書面意見;對股權分置改革方案進行修改的,國有控股股東須將修改后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逐級報省國資委審核,取得省國資委的書面意見后方可公告。方案如有重大變動,省國資委須報經省政府同意(南京市所屬企業經市政府同意)后批復。
(六)國有控股股東在上市公司申請股票復牌后,在召開相關股東會議對股權分置改革方案進行表決前,將方案逐級報省國資委審核批準。
四、上市公司的國有參股股東要積極配合上市公司和控股股東做好有關審核、報批工作。
五、建立股權分置改革工作信息報告制度。上市公司在向證券交易所提交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時,填寫《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抄告單》,報省金融辦、江蘇證監局,同時,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除外)報省國資委,其他上市公司報省經貿委。
六、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要根據上市公司具體情況制定,兼顧市場各方利益,尤其是公眾投資者的權益。上市公司董事會要積極配合控股股東做好與其他股東、相關部門的溝通工作,準確、及時、完整地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切實維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的知情權、參與權和表決權。相關部門和人員要切實履行保密義務,不得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或謀取非法利益。
七、各上市公司要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將股權分置改革與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化解上市公司風險和維護社會穩定相結合,努力提高公司競爭力,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東要嚴格遵守改革中的承諾,保證公司的穩定發展和持續經營。
八、對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資本市場的國有資本運營,各地要高度重視,提前研究,早作準備。要按照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要求,發揮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努力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