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行政權力
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的意見
蘇政辦發〔2008〕50號 2008年6月21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深化政務公開,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在全省各級行政機關開展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要求,從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行政權力運行機制,推進行政權力依法行使、透明運行,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強化廉政建設,為加快服務政府、法治政府、責任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則。堅持依法實施,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行使行政權力;堅持公開透明,實行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運行;堅持全程監督,對權力運行進行網上實時監控監察;堅持便民高效,實現流程優化、程序簡化、效能提高。
(三)目標任務。堅持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與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進程相一致、與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相銜接,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到2010年底,使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逐步成為各級政府施政的一項基本制度,基本建立權責清晰、程序嚴密、運行公開、制約有效的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機制。
二、工作重點
(一)依法清理規范行政權力。從行政許可、行政征收、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方面,依法對現有的行政權力進行全面清理。按照權力的類別編制職權目錄,逐項列明權力名稱、行使依據、公開形式、承辦部門及人員等相關信息。按照權力運行的程序、承辦崗位、職責要求、監督制約環節、相對人的權利、投訴舉報途徑及方式等項目編制流程圖。編制的職權目錄和流程圖,經政府法制部門審核確認后,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等載體向社會公布。部門行政權力調整和改變,應及時修訂職權目錄和流程圖,重新申報和向社會公布。
(二)實行行政權力網上運行和實時監察。按照建立“外網受理、內網辦理、外網反饋”的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機制的要求,認真梳理、優化規范、合理調整行政權力運行業務流程。結合機關信息化建設,對與行政權力運行相關的信息進行統一管理,實行全程電子化運行。加快建設網上行政監察系統,實現信息采集、流程監控、自動預警、績效評估、異常處理以及實時報送等功能,對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權力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監察,確保行政行為依法、透明、廉潔、高效運行。
(三)加強行政權力網上運行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網絡互聯互通,依托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進一步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網絡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逐步實現政務網絡平臺通部門、進處室、到桌面。積極開展業務協同,合理利用電子政務資源,完善省市兩級政務平臺,推行網上公文辦理、并聯審批、聯動監管等跨地區、跨部門辦公業務。著力提高政府網站建設水平,利用政府網站平臺,建立內外網信息交互機制,開發外網受理和反饋系統,規范信息發布、業務受理、結果反饋流程,充分發揮政府網站在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中的重要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省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小組,由省政府辦公廳、省監察廳、省信息產業廳、省編辦、省政府法制辦、省政務公開辦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組成,負責全省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各市、縣(市、區)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
(二)注重制度建設。健全行政執法程序制度、行政執法考核制度、行政執法投訴處理制度,逐步形成行政執法制度體系,確保行政權力依法規范運行。實行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公眾評議制度,通過政府網站或其他形式,組織公眾對各部門實施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情況進行評議,定期公布評議結果。建立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嚴格落實責任制。
(三)強化監督檢查。各級行政機關要主動向人大常委會匯報、向政協通報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的情況,自覺接受監督。要將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作為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重要方面,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提高水平。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履行監督檢查職能,把開展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作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重要內容,嚴格組織檢查考核,確保各項任務和要求落到實處。新聞單位要加強對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的輿論監督。
各地各部門要按照本意見精神,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