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健全統計制度方法做好科學發展評價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9-01-23 15:18 字體:[ ]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健全統計制度方法

                 做好科學發展評價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

                蘇政辦發〔2008〕140號  2008年12月29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健全統計制度方法做好科學發展評價工作實施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健全統計制度方法做好科學發展評價工作的實施辦法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科學發展評價考核體系的意見》(蘇發〔2008〕13號)等有關文件精神,及時、客觀、準確地反映我省科學發展進程,更好地服務又好又快發展,現就加強統計工作,深化統計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統計指標體系和數據采集渠道,制定如下實施辦法:

一、工作目標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縣為總體的抽樣調查體系,科學規范各項抽樣調查工作,及時、全面、準確地取得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等有關重要統計數據,為客觀評價全省及各地科學發展進程提供基礎數據。從2009年開始,全面建立并實施以市為總體的抽樣調查制度,部分專業建立以縣為總體的抽樣調查制度,到2011年前全面建立并實施以市、縣為總體的抽樣調查制度,確保在三年內建立起精干高效、反應靈敏的省、市、縣(市、區)三級抽樣調查體系。省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要統一布置任務、統一設計制度、統一組織實施、統一使用成果,共同做好以市縣為總體抽樣調查工作。省統計局作為責任主體,要切實履行職責。江蘇調查總隊應積極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按照統一制度、合理分工、統籌規范、健全考核的要求,建立健全條塊結合、分工科學、分級實施的服務業統計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服務業統計制度和方法。從2009年開始,全面建立并實施以市為總體的服務業統計制度,形成政府綜合統計與部門統計職責清晰、分工協作、上下聯動的調查體系。

二、調查項目

(一)服務業統計調查。根據省、市服務業綜合統計制度的要求,結合部門實際,逐步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服務業統計指標體系。主要是反映全省及各市服務業發展的規模、結構、速度、效益以及收入、分配、資產、人員等方面的實物量和價值量情況。綜合運用全面統計、抽樣調查與科學推算相結合的調查方法。服務業統計調查的數據,原則上按季上報。

  按照服務業統計制度和各部門職能定位,界定各有關部門服務業統計的職責和分工。省轄市有關部門要根據部門職責分工,切實加強對服務業統計工作的組織協調,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自覺接受同級統計部門的業務指導,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同級統計部門報送統計資料。無法劃分主管部門的服務業行業統計,由統計部門負責實施。交通、建設、經貿、金融、保險、證券、財政、教育、文化、民政、水利、衛生、科技、工商、旅游、環保等重點部門和有關單位,要根據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及服務業統計制度的要求,認真做好服務業全行業統計調查。各省轄市政府綜合統計部門負責本地區的服務業統計協調和管理,切實加強對轄區內同級政府各相關部門的業務指導、人員培訓、質量控制、工作交流,評估、綜合匯總服務業資料,抓緊建立本級部門服務業統計聯席會議制度。

  實施部分行業服務業抽樣調查制度。根據國家有關制度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在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倉儲業、計算機服務業、軟件業、租賃業、商務服務業、科技交流和推廣服務業、居民服務業、其他服務業、體育和娛樂業等11個服務行業建立以市為總體的抽樣調查制度,統一協調本地區的調查推算工作。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主要業務量指標以及從業人員、營業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調查采用目錄抽樣方法,即對于年營業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法人,作為全部抽取調查層,進行全數調查,其他所有企業法人和個體經營戶按一定比例抽樣調查。以省轄市和主要行業為總體,依據抽樣最低精度要求,按照5%比例抽樣,總有效樣本量在原有6800個(其中國家樣本800個)基礎上增加4000個,總計10800個。個體經營戶抽樣以行政村(居委會)為單位進行整群抽樣。調查頻率:企業法人抽樣調查為季報,個體經營戶為年報。

(二)農業生產抽樣調查。建立農業生產抽樣調查制度,調查內容包括糧食產量、棉花產量、畜牧業生產情況等。

1. 糧食產量調查。以糧食生產的縣(市、區)為總體,每個縣抽取15個村,每個村每個調查品種抽取10個地塊,每個地塊抽取7個小樣本進行實測調查。全省共設1125個村級樣本、33750個地塊、23.6萬個實測小樣本。在利用國家調查縣340個村級樣本基礎上,再新增785個調查村。調查頻率:分夏秋兩季各開展一次調查。

2. 棉花產量調查。在豐縣、銅山、睢寧、邳州、如東、啟東、通州、灌云、灌南、響水、濱海、射陽、建湖、鹽都、東臺、大豐、高郵、興化、沭陽等19個棉花主產區,以縣為總體,每個縣抽取10個樣本村,全省共抽取村級樣本190個,利用國家調查縣的100個村級樣本后,實際新增90個樣本村。調查分預產和實產兩次進行。棉花實產調查在樣本村抽取農戶20戶進行調查。調查頻率:棉花收獲季節每年一次。

3. 畜牧業調查。調查取得生豬、家禽、羊、牛4個品種的產量數據。以縣為總體,規模養殖戶及非農戶養殖單位進行全數調查,其中規模戶和11個生豬調查大縣的生豬產量直接采用國家調查點的調查數據。散養戶每縣抽取30個村作為樣本村,每村選擇1個村民小組作為調查點,全省設2250個標本村,按每村調查25戶養殖戶計,樣本量達5.6萬戶。調查頻率:調查戶常年登記,調查員每月上門檢查登記一次,每季度上報一次。

(三)農村經濟核算抽樣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農產品生產價格和農產品中間消耗。以蘇南、蘇中、蘇北三個片區的所有行政村分別為總體,每個片區抽取30個行政村,每個村抽取80戶左右,全省共有7200個調查戶進行記帳調查,推算得出三個片區的平均價格水平和中間消耗水平,各市以本市的銷售額權數和產值權數結合本片區的平均價格水平,計算本市的生產價格指數和縮減價格指數及中間消耗率。調查頻率:調查戶常年登記所售農產品的數量與金額,調查員每月上門檢查指導一次,每季度上報一次。

(四)農村住戶調查。主要內容包括農村居民家庭基本情況、現金收支、家庭消費支出等。以各縣(市、區)為總體抽樣,20萬人口以下的縣(市、區)設50戶;20-50萬人口的縣(市、區)設100戶;50—80萬人口的縣(市、區)設150戶;80萬以上人口的縣(市、區)設200戶,樣本量合計為11800戶。利用國家調查點3400戶,實際新增樣本8400戶。在取得分縣(市、區)樣本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加權推算取得省轄市數據。調查頻率為月報。

(五)城鎮住戶調查。主要內容包括城鎮居民家庭基本情況、現金收支、家庭消費支出等。以各省轄市市區和縣(市、區)分別為總體抽樣。省轄市市區樣本量根據人口規模大小由200戶到800戶不等,各調查縣(市、區)的樣本量不少于100戶,全省調查樣本總量為10400戶,利用現有調查點5100戶,實際新增5300個調查樣本戶。在取得分市區和縣(市、區)樣本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加權推算取得省轄市數據。調查頻率為月報。

(六)規模以下工業抽樣調查。對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工業企業和全部個體經營戶建立抽樣調查制度。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從業人員、資產情況以及生產經營狀況等主要指標。以省轄市為總體,按照5%比例抽樣,全省總有效樣本量在現有5527個基礎上增加2573個,達到8100個。調查頻率:企業抽樣調查為季報,個體經營戶為年報。

(七)限額以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抽樣調查。對限額以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的所有企業法人和個體經營戶建立抽樣調查制度。調查內容包括企業和個體戶的基本情況、從業人員、銷售額、零售額等主要業務指標以及營業收入等主要財務指標。以縣為總體抽樣,分8個子總體采用等距抽樣,總有效樣本量5088個。調查頻率: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均為月報。

  根據我省區域經濟發展和現有樣本分布狀況以及宏觀管理需要,在充分利用現有抽樣調查網點和樣本的基礎上,統一規劃、統一布點、統一管理,擴大覆蓋面、增強代表性、規范統計制度。各級抽樣調查取得的各類數據和信息由省、市、縣共享。省里調查以外,地方增加的樣本也應在省統計局的指導下開展。有關具體網點和樣本抽取、工作流程、統計制度等要求另行規定。

三、組織實施

  建立健全統計指標體系和數據采集渠道,改革完善以市縣為總體的抽樣調查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調查對象復雜,工作任務重,質量要求高。各地、各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實,確保工作順利實施。

(一)明確責任,分工合作。開展科學發展評價工作是政府統計部門的重要職責。省統計局要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和數據認定工作,同時加強與江蘇調查總隊的業務合作,在對上報數據審核、評估與銜接時充分協商,聽取江蘇調查總隊的意見。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以市縣為總體抽樣調查工作的領導,充實工作力量,明確職責分工,建立穩定順暢的工作渠道,共同做好統計工作。

(二)統一標準,整合資源。以市縣為總體的抽樣調查執行國家統一制定的標準,確保為不同總體服務的同類樣本,在質量上保持一致性,做到一點多用,樣本相互融合,不重復布點、不重復調查,減輕基層負擔。沒有樣本點的縣(市、區),由省統計局負責建立樣本點,有樣本點的縣(市、區),省統計局要會同江蘇調查總隊對樣本進行擴充或調整,增強代表性,滿足以市縣為總體抽樣調查的需要。省級樣本所需經費列入省級財政預算,為滿足地方需要增加的任務和網點,所需經費由當地財政解決。

(三)依法統計,準確及時。要嚴格依法統計,按照統計報表制度要求填報統計數據,做到全面、準確、及時,不得虛報、瞞報、偽造、篡改,也不得漏報、遲報和拒報。建立和完善各項抽樣調查制度及相關業務工作制度。堅持質量第一,確保調查對象全面、統計內容完整。認真審核把關各級基礎數據和綜合匯總數據,進一步加強數據質量控制工作,確保調查數據的質量,提高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嚴肅性。

(四)數據共享,定期公布。對以市縣為總體抽樣調查取得的樣本數據和推算得出的總體數據,各級統計局與國家調查隊之間實行數據共享,及時、完整地相互提供;要對有關數據進行驗證、評估和修正,使用一套數據,防止數出多門。各級統計局要按照有關程序,定期對外公布統計調查數據,作為黨委、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研究指導經濟工作的重要依據、科學發展評價和對各地考核的數據來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