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省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商標戰略的意見
發布日期:2010-11-23 15:11 字體:[ ]
             省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商標戰略的意見

             蘇政發〔2010〕115號  2010年9月25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為全面增強我省商標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充分發揮商標戰略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品牌強省建設步伐,制定本意見。

  一、重要意義

  商標戰略是以商標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為主要環節的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戰略,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品牌經濟的核心和關鍵。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在擴大商標注冊量、培育高知名度商標、運用商標無形資產、發展品牌經濟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相比、與我省在全國的經濟地位相比、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迫切需要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自主商標擁有率偏低,高知名度商標數量不多,商標培育保護力度不夠,市場主體商標意識亟待增強,商標在提升企業、產業和區域核心競爭力中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要充分認識深入實施商標戰略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舉措,是實現自主創新成果市場價值的有力手段,是提升產業層次的有效途徑,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在要求,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扎實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全面提高我省商標戰略實施的整體水平。

  二、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提高全省經濟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企業、產業和區域品牌建設為主線,以大幅提升商標國內國際注冊量、大力培育高知名度商標群體、全面提高商標運用和保護能力為重點,以構建有利于商標戰略實施的法制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為保障,著力完善“政府推動、部門聯動、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運行機制,全方位推進商標戰略的實施,努力把我省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品牌強省。

  三、主要目標

  到2015年,全省商標戰略實施的政策保障機制、工作推進機制、公共服務機制基本形成,商標確權、培育、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全面增強,品牌自主化、高端化、集聚化、國際化程度顯著提高,商標戰略在知識產權戰略體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結合更加緊密,在提升全省經濟核心競爭力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一)商標注冊——商標國內國際注冊、地理標志商標注冊總數在2009年基礎上翻一番,即:國內注冊總數40萬件以上,通過馬德里體系國際注冊總數1500件以上,地理標志商標總數80件以上,定牌加工企業自主商標擁有率達80%以上。

  (二)商標培育——行政認定馳名商標總數300件以上,著名商標總數達3000件以上,建成70個省級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其中,20個省級產業集群品牌示范基地。

  (三)商標運用——商標作為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載體和增值工具,在推動企業品牌經營中的核心作用充分體現,在企業市場營銷、股權作價、融資貸款、產品延伸、品牌塑造等方面的直接作用全面體現,在信用建設、技術創新、質量管理等方面的促進作用日益突出。

  (四)商標保護——商標權益保護機制不斷完善,部門協作和區域協作水平顯著提高,商標邊境保護力度明顯增強,國際保護渠道基本建立。確保企業商標投訴答復率達100%,商標行政案件當年處理率達90%以上。

  (五)商標管理——行政指導和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企業商標管理能力明顯增強,馳名、著名、知名商標企業均建立完善的商標管理制度。商標專業協會建設進一步加強,商標中介服務基本實現規范化、標準化。

  四、重點任務

  (一)大力推進產業品牌建設

  1. 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創建。深入開展“一鎮一品”建設,積極推廣“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商標(地理標志)+農戶”的生產經營方式。指導100家規模以上農產品生產(包括養殖、加工)流通企業開展商標訂單經營,力爭全省每個鄉鎮有一個以上較高知名度的涉農品牌。

  2. 深入推進工業品牌創建。全面落實省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倍增計劃,重點推進省確定的12個重點產業和6大新興產業企業品牌建設。選取60家行業領軍企業建立品牌創建指導服務點,力爭每個重點產業和部分新興產業實現新增5件馳名商標和10件著名商標。

  3. 大力推進服務業品牌創建。以省服務業提速計劃為指導,重點扶持50家規模型生活服務業企業開展品牌連鎖經營,幫助50家技術先進型生產服務業企業和6家省級服務外包基地完善商標戰略規劃,創建知名品牌。

  (二)分類指導區域品牌發展

  1. 提升蘇南地區品牌優勢。著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企業知名品牌群體,積極扶持和保護傳統老字號品牌,選擇優勢加工企業大力培育出口知名品牌。蘇南地區馳名、著名商標企業品牌產品銷售額、利潤和稅收,力爭達到當地規模工業企業相應指標總額的40%以上。

  2. 壯大蘇中地區品牌規模。著力培育優勢特色產業知名品牌,不斷提高知名品牌產品銷售額。引導企業充分利用知名品牌資源,通過開展商標連鎖、貼牌許可等手段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品牌附加值,力爭使10家馳名、著名商標農業企業品牌產品銷售額達到5億元以上,20家馳名、著名商標工業企業品牌產品銷售額達到10億元以上,10家馳名、著名商標服務業企業營業額達到5億元以上。

  3. 加快蘇北地區品牌培育。加大對蘇北地區企業品牌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強對行業骨干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品牌跟蹤服務,鼓勵其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加速企業品牌發展。以蘇北地區特色產業為依托,建立品牌發展梯隊。重點指導5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品牌培育。新增馳名商標20件、著名商標200件。

  4. 推動沿海地區品牌崛起。大力培育新能源、港口物流、環保、新材料等產業知名品牌和高效農業品牌,依托臨港產業基地和重大項目建設,加快臨港特色產業知名品牌集聚。力爭連云港、鹽城、南通市的馳名、著名商標總數在2009年基礎上翻一番,分別達到40件和500件。

  (三)加緊培育特色經濟品牌

  1. 大力培育地理標志知名品牌。積極支持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實現地理標志商標總數翻一番。建立地理標志資源儲備庫,開展地理標志形象識別優化工作,規范地理標志使用管理,加強地理標志保護,進一步提升地理標志產品品質和品牌價值。力爭培育5件地理標志馳名商標、10件著名商標。

  2. 努力打造集體商標品牌。鼓勵地方特色產業通過行業協會申請注冊集體商標,以“集體商標+企業自主商標”聯合標注的方式,集中打造地方特色產業的公共品牌,促進集體商標品牌與行業骨干企業商標品牌共同發展。力爭培育40件集體商標,認定10件著名商標,積極幫助申報認定馳名商標。

  3. 合力做強產業集群品牌。建立健全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工作指導機構,支持基地企業組建專業行業協會,鼓勵企業采取產品差異化策略,增強知名品牌產品配套能力,把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建成商標戰略實施的先行區、集中區和示范區。支持基地企業爭創馳名、著名商標,力爭骨干龍頭企業馳名商標達到50件、著名商標達到500件。

  (四)積極打造國際知名品牌

  指導企業積極申請商標國際注冊,使用自主品牌拓展國際市場,提高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比重,支持我省優勢產業和企業在境外創建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引導優勢企業通過商標國際注冊、跨國兼并、品牌收購、品牌推廣等方式實施商標國際戰略,逐步把我省外貿成本優勢和產品質量優勢轉化為品牌價值優勢,提升自主品牌國際影響力。全省出口型馳名、著名、知名商標企業在主要出口國均擁有自主商標。

  (五)著力增強企業品牌競爭力

  從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市場營銷、信用管理等方面著手,大力提升品牌競爭力。鼓勵企業開展產學研聯合和自主研發,提升品牌技術內涵;健全質量監控、計量檢測、標準管理等制度,夯實品牌質量基礎;打造企業文化和產品特色,擴大品牌市場影響;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維護品牌良好形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省商標戰略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省人民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統籌協調全省商標戰略實施工作,研究制訂全省商標戰略實施規劃和政策措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工商局,負責全省商標戰略的組織實施、聯絡協調、督查指導、績效考核等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做好相關實施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商標戰略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相應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深入推進商標戰略實施。

  (二)完善扶持政策。將商標戰略納入“十二五”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完善各項扶持政策。加強對商標戰略實施的財政支持。增加省級商標戰略實施專項經費,主要用于商標重點保護、管理培訓和品牌形象宣傳、品牌培育基地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商標戰略實施的財政投入。積極扶持知名品牌企業做大做強。政府采購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采購馳名、著名商標企業的商品和服務;馳名、著名商標企業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費用,按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優先扶持馳名、著名商標企業建立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面向馳名、著名、知名商標企業開展商標質押貸款。對品牌培育基地內知名品牌企業在土地供給、融資貸款等方面優先安排。

  (三)健全保護體系。完善企業自我保護、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有機結合的商標保護體系。引導企業牢固樹立商標保護意識,努力提高商標自我維權水平。加大商標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商標侵權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將商標侵權信息納入信用體系征信范圍,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重點加強對高知名度商標的域外保護,切實提高維權效能。強化行政執法機關之間、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之間的協調配合,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的信息共享平臺,健全區域聯合執法與協作機制,有效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支持企業開展商標海外維權,建立企業海外商標維權投訴協調機制,暢通海外維權投訴和救濟渠道。支持幫助馳名、著名、知名商標企業在海關總署辦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手續,降低企業維權成本,提高保護效率。

  (四)規范管理服務。完善企業商標管理制度,切實增強企業商標自我管理能力;制訂企業商標管理工作規范,在全省馳名、著名、知名商標企業中全面實行商標規范化管理。強化商標公共服務,通過建立信息服務平臺、完善商標信息庫、組建專家顧問團等形式,積極為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信息咨詢、戰略指導、法律援助等服務;積極發展商標代理、評估、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切實規范中介服務行為;加強商標專業協會建設,充分發揮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

  (五)重視人才培養。強化對領導干部的培訓,提高其組織實施商標戰略的能力;強化對企業家的培訓,提高企業經營商標的能力;強化對企業商標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商標培育和運用的能力;強化對商標中介服務人員的培訓,提高其處理商標事務的能力;強化對商標執法人員的培訓,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強化理論研究和國際交流,提高商標戰略實施的決策服務能力。

  (六)營造良好氛圍。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商標戰略實施工作,努力形成推進品牌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廣泛開展商標知識普及性教育,積極引導消費者樹立健康的消費理念,弘揚以尊重和保護商標專用權為榮的道德風尚。充分利用大眾媒體的傳播和導向作用,加強對實施商標戰略優秀企業、產業集群和典型事例的宣傳報道,大力推廣商標戰略實施成功經驗,引導企業運用自主品牌開拓市場,提升競爭力。

  (七)強化督查考核。建立商標戰略實施的統計考核體系,強化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將商標申請數、注冊數,商標國際注冊數,地理標志申請數、注冊數,馳名、著名商標認定數,馳名、著名商標企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品牌培育基地發展等指標列入考核內容。定期督查商標戰略實施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并以適當形式予以通報。廣泛開展商標戰略實施示范縣(市、區)和示范企業創建活動,不斷把我省商標戰略實施工作引向深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