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省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工作意見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0-07-13 10:06 字體:[ ]
             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

              全省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工作意見的通知

               蘇政辦發〔2010〕66號  2010年5月19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地震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省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工作的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省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工作的意見

          省教育廳 省財政廳 省國土資源廳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省地震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09〕34號)精神和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領導小組有關要求,現就進一步做好我省校舍安全工程實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思想認識,堅持把實施校舍安全工程擺上重要位置

  校舍安全直接關系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社會和諧穩定。實施校舍安全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全局作出的戰略決策,是踐行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重要體現,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具體行動。自2009年5月國家部署實施這項工程以來,我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迅速行動,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制訂具體實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扎實加以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必須清醒地看到,實施校舍安全工程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還有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要做。各地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深刻認識保障校舍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堅持把實施校舍安全工程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加快工作進度,確保如期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二、強化主體責任,加快建立權責一致的工作機制

  市縣政府是校舍安全工程的責任主體和行動主體,要對本地校舍安全負總責,主要負責人負直接責任。要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建立責任機制和工作機制,實施目標管理,做到任務到校、責任到人。要組織對所有未按有關工程建設標準鑒定的中小學校舍進行鑒定,形成鑒定報告,建立檔案,并于2010年5月30日前向省中小學校舍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鑒定結果完整的單機版信息。要立即停用所有D級危房和其他不能安全使用的校舍,并于2010年6月10日前全部拆除,嚴防出現傷亡事件。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必須迅速采取措施全面排除。市縣政府要如實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情況,接受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

  三、完善工程規劃,合理確定工程實施進度

  在實施校舍安全工程過程中,各市縣要進一步明確總體目標和階段性任務。要抓緊制訂完善三年工程規劃(2010-2012年),突出工程實施重點,集中力量解決現有校舍的安全隱患,合理制訂校舍加固改造和重建計劃,切實做到能加固的盡量加固。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地區要抓緊制訂兩年(2010-2011年)工程規劃,盡快解決中小學校舍安全問題。各地要于2010年6月10日前組織開展并完成校舍排查鑒定“回頭看”工作,對所有學校的校舍排查鑒定結果進行再核實,深入分析、科學利用,進一步夯實工程實施的基礎,堅決杜絕遺漏、虛報和變重為輕、變輕為重等行為。堅持校舍安全工程與防震減災工作相結合,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相結合,與城鄉建設規劃相結合,與中小學布局調整相結合,與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中小學校舍維修長效機制建立相結合,統一規劃,整合資源,科學安排,積極探索建立確保校舍安全的長效機制。制訂并落實周轉安置方案,保證正常教學秩序和師生安全。

  四、明確工作重點,著力解決校舍安全突出問題

  根據國家部署,結合江蘇實際,我省校舍安全工程要在2009年工作基礎上,用三年(2010-2012年)時間,對全省城市和農村、公辦和民辦、教育系統和非教育系統的所有中小學經專門機構鑒定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進行抗震加固、遷移避險,提高綜合防災能力。對經濟薄弱地區、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地區,省重點給予工作指導和財政扶持。各地要結合實際,進一步突出區域重點,集中力量優先解決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地區和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中小學的校舍安全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校舍安全;集中力量加固改造存在安全隱患、影響安全使用的校舍,著重對經鑒定未按當時抗震設防標準和抗震設計規范建設的中小學校舍特別是教學用房、學生宿舍和食堂等進行抗震加固。

  五、發揮專業部門作用,科學選擇加固改造方式

  各地要充分發揮城鄉建設、國土資源、水利、地震、氣象、公安消防等專業部門在把握技術標準、設計技術路線、加強技術指導等方面的主導作用。準確把握抗震設防標準,對經鑒定存在安全隱患、需要加固的校舍,由各地城鄉建設、地震部門指導,按照重點設防類要求,依據加固技術標準,采取加固措施;新建(包括遷建、拆除重建)的校舍,要堅決執行新的抗震設防標準和抗震設計規范;對目前雖然沒有達到新的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但嚴格按照當時抗震設防標準和抗震設計規范建設的校舍,經技術部門鑒定確認后,各地可根據財力狀況,制訂加固改造計劃和實施方案。科學設計技術路線,由城鄉建設部門負責組織,按照安全、必需、節儉的原則進行設計,并采取可靠有效的加固改造措施,嚴禁把與抗震避險無關的建筑和裝修列入校舍安全工程搞搭車建設,堅決避免大拆大建,嚴禁借機搞豪華學校。切實加強抗震技術指導,各級城鄉建設、國土資源、水利、地震、氣象、公安消防等部門要為當地的校舍安全工程提供更直接、更具體、更有效的工作指導和技術保障;對加固改造任務重、技術力量薄弱的縣(市),省市專業部門要采取任務包干、專人蹲點等方式,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幫助。加強技術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校舍安全工程管理人員、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水平。

  六、采取防災避險措施,努力增強中小學綜合防災能力

  各地在實施校舍安全工程中,要以抗震加固為主、兼顧綜合防災,使中小學校舍既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又符合綜合防災要求。國土資源、地震、水利、公安消防、氣象等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結合我省災情特點和綜合防災避險要求,完善校舍防火、防雷、防風等綜合防災標準,認真落實各項防災避險措施,相應提高中小學校舍綜合防災能力。新建學校的選址要在有關專業部門的指導下,避開地震活動斷裂帶和地質災害易發區。各地要按照當地綜合防災規劃,優先將中小學建成應急避難場所。

  七、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市縣政府舉辦的中小學實施校舍安全工程所需資金由市縣級財政負責多渠道籌措,其他部門、單位和個人舉辦的中小學所需資金由舉辦方負責籌措。省財政在省確定的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期內安排獎補資金,采取補助和獎勵相結合的方式,對經濟薄弱地區及地處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地區的非經濟薄弱地區給予適當支持。市縣財政籌措校舍安全工程資金的渠道主要包括:統籌一定比例的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超收收入和上級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基金;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整合校舍維修長效機制和校舍建設各項資金;積極處置閑置教育資產所得的處置收益;統籌學校有關非稅收入;鼓勵鄉鎮政府支持和社會組織、公民個人捐資助學。市縣級財政要按照本級政府審定的校舍安全工程年度實施計劃,將所需資金納入年度預算,確保資金及時到位。省轄市財政要加大對所轄區的資金支持力度。要按照省關于減免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設收費的有關文件精神,本著“應免全免,應減全減”的原則,積極落實工程實施涉及的政府性基金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等費用減免措施。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管理,嚴格按規定支付和使用資金,確保專款專用。審計、監察部門要對工程資金實行全過程跟蹤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并嚴肅處理擠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專項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

  八、加快檔案和信息系統建設,大力推進安全管理的科學化

  各地要認真組織開展校舍安全工程檔案資料完善和檔案室建設驗收工作,確保每所學校、每座建筑都按要求建立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每個縣都建立符合要求的檔案室,形成完整、系統、準確的校舍安全檔案。按照長效性、可持續的思路抓好校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工作,把信息采集貫穿于工程實施的全過程,及時審核補錄單機版系統采集的校舍基本信息、排查鑒定信息、規劃設計信息等,并根據工程實施進度,組織專人及時采集、錄入、審核和更新加固改造、經費投入、責任主體等信息,做到數據采集錄入與工程實施同步。堅持把校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應用與校舍業務管理結合起來,探索建立利用系統進行校舍安全和建設維修管理的新機制,不斷提高信息系統的應用水平。

  九、強化監督檢查,切實保證工程質量安全

  各級城鄉建設、安全監管等部門要認真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把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管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督促有關部門和勘察、設計、建設、施工、監理及社會中介等工程參建方嚴格執行建設程序、制度、強制性標準,嚴把建筑材料質量關和采購關,嚴把工程驗收關,對驗收不合格的加固改造工程依法依規追究各環節責任人的責任。督促各方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將目標責任和安全措施細化分解,并落實到具體崗位和人員。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加強監督檢查,規范施工作業、施工現場管理,嚴格隔離施工區和教學區,確保在校師生和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進一步加強新聞宣傳和輿論監督工作,主動接受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十、加強安全教育和演練,全面增強師生安全意識

  各地要以實施校舍安全工程為契機,結合實際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中小學安全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各種綜合防災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學校和中小學校長、教師安全教育培訓體系,把防震、防火、防洪等綜合防災安全宣傳教育納入課堂教育,每學期開展一次防災減災主題活動,普及防災安全知識和自救互救應急知識。建立中小學防災應急演練制度,經常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防災應急演練,提高廣大師生的防災安全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加強學校管理人員和教師培訓,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