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實施江蘇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10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0-07-16 15:13
字體:[大 中 小]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實施江蘇省知識
產權戰略綱要2010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蘇政辦發〔2010〕71號 2010年5月28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實施江蘇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10年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取得實效。
實施江蘇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10年行動計劃
為深入實施《江蘇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為發展創新型經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撐,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推進知識產權創造
1. 繼續實施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提升工程,強化科技創新知識產權導向,大力推進知識產權創造。(省知識產權局)
2. 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比2009年分別增長20%和25%,企業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增長20%和25%。(省知識產權局)
3. 新增注冊商標1.8萬件以上;國際商標注冊數比2009年增長30%;新增“證明商標”、“集體商標”及地理標志5-8件;新增馳名商標25件、省著名商標200件,馳名商標總數繼續位居全國前列;新確認省、市級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40個,其中省級10個。(省工商局)
4. 積極組織軟件企業開展“雙軟”認定,強化軟件著作權登記代理工作,“雙軟”認定數比2009年增長15%,軟件著作權登記代理數增長15%。(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5. 引導推動大規模集成電路、平板顯示、第三代移動通信、計算機提升和下一代互聯網應用及新型電子元器件等領域的知識產權創造。(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6. 規范作品登記檔案管理,逐步向社會提供作品登記信息查詢服務。作品登記數比2009年增長10%,軟件作品登記數增長15%。(省版權局)
7. 實施農業新品種培育創新工程,加快農業品種改良和新品種培育,植物新品種授權數居全國前列。(省農委)
8. 將企業專利、商標、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擁有情況,作為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含建筑業、物流業企業技術中心)的重要指標。(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9. 將獲取原創性知識產權成果情況,作為高校申報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重大科研項目的重要內容,納入載體運行和項目實施評價體系。(省教育廳)
10. 進一步加強藥材、中醫藥老字號以及民間醫藥等特殊領域的保護機制研究。強化中醫藥科研全過程的知識產權管理。將知識產權擁有情況納入中醫藥科技項目申請立項、過程實施和驗收考核的指標體系。(省衛生廳)
二、加快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11. 鼓勵高校向企業轉移知識產權成果,并將轉移情況納入科研統計及績效考核和評價內容。制訂政策措施,支持高校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省教育廳)
12. 加大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轉化和產業化支持力度,各級各類科技計劃資助優秀專利轉化項目1500項以上。(省知識產權局)
13. 加強專利新產品認定工作,全年認定200個中小企業專利新產品。(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14. 圍繞沿海開發戰略的實施,指導南通、鹽城、連云港三市制訂并實施商標發展規劃。(省工商局)
15. 加強對商標質押貸款工作的引導和指導,完善商標質押業務操作流程,推動商標質押貸款工作規范開展,進一步盤活企業無形資產。(省工商局)
16. 發掘我省豐富的傳統優勢商貿資源,引導通過商標授權許可、培育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等措施,開展品牌連鎖經營,加快提升傳統服務業集團化、網絡化和品牌化水平。(省工商局)
17. 立足商貿旅游一體化,加強旅游景點品牌培育,擴大品牌覆蓋面,發揮品牌效應,促進現代品牌旅游業加快發展。(省工商局、旅游局)
18. 圍繞企業商標國際注冊、商標國際保護和自主品牌國際化等三個關鍵環節,支持企業利用自主品牌開展對外投資和國際化經營;拓寬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投訴及援助渠道,鼓勵企業積極應對海外商標糾紛,防范海外商標搶注和商標侵權行為。(省工商局、商務廳)
19. 完善南通家紡市場知識產權交易機構。逐步在文化創意園區、動漫創作基地、影視創作基地、數字出版基地及軟件園區等版權相關產業集群區建立知識產權交易機構。(省版權局)
20. 實施《江蘇省著作權合同備案辦法》,加強著作權許可與轉讓合同備案服務和管理,指導企業建立版權貿易風險控制體系,有效控制和減少著作權糾紛。實施《江蘇省版權示范城市、示范單位和示范園區(基地)創建和管理辦法》,形成一批版權保護示范城市(園區、單位),發揮典型示范作用,促進版權產業加快發展。(省版權局)
21. 繁榮影視創作,提升電影、電視劇和影視動畫質量,推動擁有自主版權的大型影視制作經營機構加快發展。(省廣電局)
22. 加強軟件園區建設,大力培育和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計算機軟件產業銷售收入比2009年增長15%。(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23. 制定促進品種權轉化的政策措施,加強新品種推廣應用。(省農委)
三、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24. 修訂《江蘇省查處冒充專利行為辦法》、《江蘇省專利行政執法規程》等,并做好與新《專利法》的銜接,進一步規范專利行政執法行為,加大行政執法力度。(省知識產權局)
25. 配合省人大常委會制訂《江蘇省專利促進條例釋義》,并深入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開展宣傳,推動《江蘇省專利促進條例》的貫徹實施。(省知識產權局)
26. 做好《江蘇省著作權保護與促進辦法》立法準備工作。(省版權局)
27. 研究制訂大型展會知識產權管理指導意見,不斷提升知識產權監管水平。進一步加強我省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的知識產權監管和保護工作。(省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版權局、商務廳)
28. 建立健全專利行政執法責任制,推動專利行政執法工作重心向市縣下移。加大專利糾紛案件的處理力度,提高結案率和辦理質量。(省知識產權局)
29. 開展“雷雨”、“天網”等專項執法行動,加強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標志、展品等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省知識產權局、工商局)
30. 建立知識產權行政執法信息披露制度和案件公布制度,推進執法工作規范化透明化。(省知識產權局)
31. 繼續推進“正版正貨”服務承諾示范街區建設,預防和遏制假冒、侵權商品進入流通領域。加強“正版正貨”承諾試點企業信用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檢查和淘汰機制。(省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版權局)
32. 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建設。推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研究建立部門協作、聯動應對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的維權援助機制,為企業應對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提供有效服務。(省知識產權局、商務廳)
33. 開展新興產業、特色產業專利預警分析,定期發布重點技術領域的知識產權發展態勢報告,指導幫助行業企業防范和降低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省知識產權局)
34. 積極推進長三角地區專利行政執法協作機制建設。(省知識產權局)
35. 發布重點商標保護名錄。加大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保護力度,嚴厲查處惡意侵權、重復侵權等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省工商局)
36. 進一步加強與省外工商管理部門的交流協作,完善華東六省一市商標保護協作網、淮海經濟區商標保護協作網及長三角商標監管合作網等工作平臺,構建跨地區商標保護合作機制。(省工商局)
37. 認真開展2010年種子執法年和植物新品種權執法試點活動,加大植物新品種保護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及時查處植物新品種侵權和假冒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無證和“套牌”生產、銷售行為。(省農委)
38. 組織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行動,探索建立網絡環境下版權執法由短期集中行動向常態適時監管轉變的新機制。(省版權局)
39. 建立版權系統長三角合作體系,實現作品登記互理、行政執法協助、版權信息共享。(省版權局)
40. 加強刑事案件處理與知識產權行政執法的有效銜接,形成知識產權保護整體合力。(省公安廳)
41. 促進擁有知識產權管轄權的法院與當地相關部門的工作協作。在案件多發的貿易集中區設立知識產權巡回法庭,及時處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省法院)
42. 推動各中級法院建立知識產權審判技術專家庫,并納入全省法院技術專家庫統一管理,實現資源共享。繼續推動技術專家擔任人民陪審員并參加案件審理和技術事實調查工作,推廣技術專家作為訴訟輔助人參與訴訟的做法。組織技術專家參加各類審判業務培訓,提高業務水平。(省法院)
43. 積極探索在知識產權和涉外商事審判領域建立訴調對接機制。出臺《關于建立涉臺民商事案件委托和邀請調解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省法院)
44. 總結審判經驗,制訂侵犯商業秘密、商標權、專利權、網絡著作權等類案審理指南。(省法院)
45. 組織開展江蘇法院知識產權專業化審判15周年紀念活動,舉辦知識產權保護論壇,出版《知識產權民事保護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省法院)
46. 加強人民檢察院對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及刑事審判活動的監督,建立涉及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向檢察機關備案報送制度。(省檢察院、法院)
47. 認真落實《江蘇省省級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信息共享平臺應用管理規定(試行)》,建立重大案件每季度會商、通報制度。(省檢察院)
48. 加強對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工作指導、跟蹤與服務。(省商務廳)
49. 加強廣播影視節目及網絡視聽節目技術監管系統建設,依法打擊廣播影視和視聽新媒體領域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省廣電局)
50. 開展非法音像制品集中收繳銷毀活動、動漫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以及互聯網、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查處互聯網文化領域違法違規網站、為淫穢色情和低俗網站提供代收費的企業以及違法違規接入服務商。(省新聞出版局、文化廳、公安廳、通信管理局)
51. 加強文藝基礎資料的搶救、保護和管理,加大獨特民間藝術資源的開發力度,避免民族民間文藝資料的“二度流失”。(省文化廳)
52. 加強藥品稽查協作,擴大稽查聯防區域,開展藥品聯合打假行動。(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53. 加大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企業的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增加自主知識產權在海關總署的備案數量,方便權利人依法維權。(南京海關)
54. 完善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制定知識產權案件證據規則;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和行為,適時開展海關知識產權執法情況檢查。(南京海關)
55. 推進長三角地區海關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建設,加強跨地區海關知識產權執法協作。(南京海關)
四、加強知識產權管理
56. 結合本輪政府機構改革,進一步加強各級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省編辦)
57. 研究制定《江蘇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管理辦法》。(省文化廳)
58. 大力推行我省地方標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積極開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貫標”工作,努力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綜合管理能力。(省知識產權局、質監局)
59. 以六大新興產業為重點,鼓勵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轉化為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術標準,督促指導企業按照標準組織生產。(省質監局、知識產權局)
60. 繼續實施企業軟件正版化推進工程,確保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企業軟件正版化年度目標。(省版權局)
61. 召開全省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會議,回顧總結取得的成績,分析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任務。(省政府知識產權聯席會議辦公室)
62. 做好年度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以及省中小企業專利新產品認定涉及的知識產權審查論證工作。研究制定《重大項目知識產權審查論證暫行辦法》,建立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審查制度規范,防范和降低知識產權風險。(省知識產權局、經濟和信息化委)
63. 繼續組織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引導和支持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省政府知識產權聯席會議辦公室)
64. 制訂實施《江蘇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和《江蘇省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綱要》,突出知識產權導向,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省發展改革委)
65. 積極培育發展文化產業園區,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孵化功能的文化產品研發中心與展示交易中心,進一步發揮園區的集聚帶動作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省文化廳)
五、健全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66. 加強南京專利代辦處服務能力建設,大力推進電子專利申請。推動南京專利代辦處蘇州分理處盡快開展工作。(省知識產權局)
67. 推進專利代理機構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引導其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支持專利代理機構建立大學生、研究生實習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鼓勵高層次人才到專利代理機構就業。(省知識產權局)
68. 強化專利代理人執業教育和監管,制止和查處違法違紀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建立誠信信息管理、信用評價和失信懲戒制度,鼓勵專利代理機構爭先創優。(省知識產權局)
69. 制訂全省專利信息服務工作規劃,完善專利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專利信息服務網絡。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創辦專利信息服務機構。(省知識產權局)
70. 推進專利技術展示交易平臺建設,探索網上交易、代理交易新模式。促進交易平臺拓展服務內容,開展知識產權經紀、信息咨詢、價值評估、戰略策劃等服務。繼續辦好中國國際專利與名牌博覽會和中國(無錫)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省知識產權局)
71. 加快發展商標中介機構,健全商標代理機構管理服務體系。成立品牌發展研究機構,組建商標戰略專家顧問團。(省工商局)
72. 開通“江蘇商標網”。加強與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的數據對接,建立健全適應商標管理工作和商標戰略實施需要的商標信息庫。加強對全省注冊商標的數據分析和利用,完善著名商標認定和管理軟件。(省工商局)
73. 加強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體系建設,加大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培育力度,建立農產品地理標志基礎信息庫。(省工商局)
74. 支持律師事務所、公證處等法律服務機構加快發展,提高知識產權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省司法廳)
75. 充分利用江浙滬三地律師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合作平臺,加強交流協作,實現信息共享。(省司法廳)
六、促進知識產權區域協調發展
76. 做好國家知識產權局江蘇省政府創建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示范省部省合作工作會議籌備工作,并抓好2010年部省合作計劃落實工作。(省政府知識產權聯席會議辦公室)
77. 舉辦知識產權高層論壇。(省知識產權局)
78. 制訂《江蘇省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指導意見》,加強國家試點示范與省級試點示范工作的銜接,支持有條件的市、縣(市、區)申報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省知識產權局)
79. 開展軟件開發與版權保護工作調研,了解版權核心產業相關企業對版權保護與服務的需求情況。(省版權局)
80. 舉辦江蘇品牌經濟發展論壇,借鑒好的經驗和做法,促進商標戰略的實施。(省工商局)
七、保障措施
81. 加強調查研究,完善配套措施,確保涉及知識產權的各項稅收扶持政策落實到位。(省地稅局)
82. 編制我省“十二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明確未來五年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省政府知識產權聯席會議辦公室)
83. 調整省級專利資助政策,重點資助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港澳臺地區及外國專利申請,以及蘇北地區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推動市、縣(市、區)專利資助政策與省級資助政策的銜接配套。(省知識產權局、財政廳)
84. 組織制定《江蘇省專利獎勵辦法》,開展省專利獎評選,對創新創造水平高、產生良好經濟社會效益的優秀專利和發明人給予獎勵。(省知識產權局、財政廳)
85. 開展軟件“金慧獎”評選,引導軟件企業加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軟件產品開發力度。(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86. 研究制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政策措施,拓寬中小企業專利技術、非職務發明專利技術轉化融資渠道。(省知識產權局)
87. 組織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金鑰匙中小學生科技競賽及職業教育創新大賽等活動,增強青少年科學素質,提高青少年創新意識和本領。(省科協、教育廳)
88. 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根據知識產權行政管理人員、代理服務人員、企業管理人員的不同特點分類開展培訓,重點抓好知識產權工程師培訓。(省知識產權局)
89. 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在法學學科中增設知識產權研究方向,培養知識產權領域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省教育廳)
90. 將重點行業和產業的知識產權高端人才培養納入省“六大人才高峰”計劃。實施省“萬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利用自主知識產權來我省創新創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91. 建設商標管理運用培訓基地,開展品牌管理師培訓工作,培養企業商標管理人才。(省工商局、教育廳)
92. 在縣處級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縣處級干部進修班和處級公務員任職培訓班等開設知識產權課程。(省委黨校)
93. 加強國際知識產權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提高知識產權工作水平。(省政府知識產權聯席會議辦公室)
94. 開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知識產權現狀專項統計調查,為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基礎數據。(省知識產權局、統計局)
95. 加強對省各部門年度計劃落實工作的督促檢查,并將督查情況及時上報省政府。(省政府知識產權聯席會議辦公室)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