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省海洋與漁業局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海洋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
發布日期:2010-07-29 15:26 字體:[ ]
             省海洋與漁業局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海洋漁業

                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

             蘇海管〔2010〕26號  2010年5月10日

沿海各市、縣(市、區)漁業主管部門:

  今年以來,我省接連發生5起較大級以上海洋漁船安全事故,死亡(失蹤)41人。事故的發生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也給全省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敲響了警鐘。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明確要求加強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為堅決遏制漁船事故多發勢頭,進一步強化海洋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現就做好當前海洋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有關事項緊急通知如下:

  一、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從事漁業生產行為

  (一)立即組織以打擊套牌、違規涉漁“三無”船舶為重點的海上聯合執法行動。5月中旬,省局將聯合公安邊防等部門,集中力量開展聯合執法行動,重點打擊套牌、涉漁“三無”船舶。對海上查獲的違法涉漁船舶,一律異港扣押嚴處;在港口查出的違規漁船,在整治沒有到位前,禁止其出海作業。并將海上安全檢查工作納入對漁政漁港機構的考核內容。

  (二)立即開展以清理整頓異地作業漁船和10人以上重點漁船為重點的專項整治行動。9月15日前,完成60馬力以上漁船的普查登記,更新10人以上重點漁船數據庫;摸清異地作業漁船情況,建立異地作業漁船數據庫。每條漁船都要建檔登記,注明船舶概況、存在的隱患、整改措施和責任人,當地鄉(鎮)政府和縣(市、區)漁業管理部門要簽字蓋章,并上報省局。

  (三)立即開展以規范漁船標識為重點的專項整治行動。自5月15日起,集中開展漁船標識的專項整治。漁船應按規定標寫船名號、船籍港,懸掛船名牌。凡不符合漁船標識要求和出海生產條件的漁船,漁港監督機關不予出港簽證。對未按規定標識、假標識、隨意涂改標識的漁船,依法予以查處,并按規定取消或扣減漁業油價補貼,整治工作于10月底前完成。

  二、切實加強漁業船舶管理

  (一)規范異地漁船管理。對于異地作業漁船,要按照船籍港管理的原則,延伸管理網絡,加強宣傳培訓工作。異地作業漁船超過100艘的,船籍港地政府必須在作業地設立監管機構。生產作業地政府要負起協助管理的責任,發現問題要及時通報船籍港地政府。

  (二)杜絕漁船異地掛靠。所有掛靠漁船要在9月30日前遷回船籍港。對沒有回遷的,將追究被掛靠單位和個人的責任。

  (三)整頓漁船私下買賣。對于私下買賣的漁船,尚未辦理過戶手續的,堅決杜絕出海生產,并在6月底前補辦手續;對仍不辦理相關手續的,依法嚴處出現安全事故的,將一并追究原船主的責任。沿海各市要建立漁船交易中心,以規范漁船買賣行為。

  (四)規范漁船租賃行為。漁船租賃要及時辦理相關登記手續,并在管理部門備案。對于不辦理手續,出現安全事故的,將追究原船主的責任。

  (五)加強漁業輔助船(收鮮船、運輸船、養殖船等)監管。嚴厲查處漁業輔助船從事海洋捕撈作業的行為,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其捕撈輔助船許可證;嚴厲查處養殖船違章搭員和漁船非法從事非漁業生產活動的行為。

  (六)加大對漁船修造企業的監管力度。嚴肅處理無證修造船的違法行為,對無證造船要責令其停止生產、處以罰款,并報請相關部門吊銷資質,對擾亂安全生產秩序的要從重查辦。

  三、全面提升漁民安全生產意識和組織化程度

  (一)嚴格執行漁業船員準入制度。加強轄區內漁業從業人員培訓工作,加快漁業船員培訓機構建設。漁業船員未經培訓考試取得合格證書的,一律不得上船工作。從嚴控制漁船雇傭外地勞力。對違規的漁船船長依法嚴處。

  (二)嚴格執行漁船編組生產制和“定人聯船”制度。對拒不執行編組生產管理制度,不按規定保持正常通訊聯絡,不與編組組長保持通訊聯系的漁船,應當嚴肅處理。全面推行灘涂養殖和海洋捕撈生產“三化五覆蓋”經驗,從源頭上制止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業主)從事漁業生產。

  (三)嚴禁漁業船舶超航區、超抗風等級出海生產。所有漁船均應在規定航區內生產作業。(1)遇有六級以上大風,60馬力以下漁業船舶不得出海生產;(2)遇有七級以上大風,400馬力以下漁業船舶不得出海生產;(3)遇有八級以上大風,所有漁業船舶均不得出海生產。已在海上生產的漁船聽到大風警報或遇到相應級別大風的,應立即停止生產,采取有效抗風措施提前就近避風。

  四、進一步加強漁業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建設

  (一)加快推進漁船安全信息系統建設。5月底前,各地要將漁船安全信息系統建設計劃統一上報省海洋與漁業局。11月底前,基本完成漁船安全信息系統建設和調試工作。12月底前,逐個單位檢查驗收,并正式投入使用。各地要按這一時間節點,抓緊展開工作,以市縣政府投入為主。年底前省局將組織檢查驗收,對檢查合格的,將在經費上給予適當補助;對檢查驗收不合格的,將予以通報。60馬力和10人以上(含10人)重點漁船必須強制配備防碰撞和定位終端。

  (二)加快解決漁業行政執法隊伍自收自支(差額撥款)問題。農業部的要求,從明年起漁政執法機構中自收自支單位要取消其執法資格。各市、縣要加大這項工作的推進力度,省局將赴各地開展督辦。

  (三)認真落實政策性漁業互助保險工作。凡是從事海洋漁業生產的漁船和人員,必須全員足額保險。海上從業人員每人保額不得低于20萬元,對海洋漁業船舶業主以及從事海洋漁業生產的企業沒有按照規定為從業人員辦理責任保險的,應當根據《江蘇省漁業管理條例》的規定,責令其改正,并予以處罰。按照《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要求,逐步建立海洋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

  (四)強化應急救援。各地要建立、完善漁業海上救助體系,落實救助專項資金,及時兌現救助補助,鼓勵與推動漁船互救。省局將建立漁業系統海難救助隊伍,于6月份舉辦海上搜救演習,并加大對救援船只的經費投入和補貼,將各單位的救助情況作為安全生產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五、確保漁業安全管理各項工作落實

  (一)進一步明確安全管理責任。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在漁業安全管理中,鄉鎮以上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全面掌握轄區內漁業安全生產情況,開展漁業安全生產檢查,督促抓好漁船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妥善處置漁業安全事故善后工作;村社應認真落實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漁業安全生產制度措施落實到船、到人;船舶所有者、經營者是漁船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漁船船長是直接責任人;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安全監管職責。

  (二)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各地要在總結漁船安全生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其他行業安全管理的有效舉措,探索實施漁船船長扣分制度、漁船黑名單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管理效果。

  (三)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力量。省和沿海市、縣海洋漁業管理部門要設立專門的安全監管處室,重點海洋漁業鄉鎮要建立漁船安全生產監管機構,所有海洋漁業鄉鎮都要設立漁船安全協管員;一級以上漁港必須設立漁港監督機構,建立安全生產專業執法隊伍,落實編制、人員和經費,配備必要的執法裝備;大力促進漁民協會、船東協會的發展,使其在漁業安全管理上,特別是在漁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漁業安全從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的轉變。

  (四)嚴格落實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按照“一崗雙責”和“屬地管理”的要求,強化登船檢查督查。市級漁業主管部門每月組織安全檢查不得少于1次;縣(市、區)漁業主管部門每半月組織安全檢查不得少于1次;鄉村每周組織安全檢查不得少于1次;海洋漁業企業和漁船經營者應在每次漁船出航前進行安全檢查。

  特此通知,請即執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