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企業用工服務工作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1-03-02 15:14 字體:[ ]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企業用工
服務工作的通知
蘇政辦發〔2011〕21號  2011年3月2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不斷強化人力資源意識,積極做好企業用工服務,保障企業用工需求,全省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隨著經濟持續向好,產業結構調整和梯度轉移步伐不斷加快,我省部分地區、行業出現季節性“招工難”現象。對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主動采取措施,切實做好企業用工供需銜接和服務引導工作,保障企業發展需要。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做好企業用工服務工作通知如下:
        一、健全協調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健全企業用工服務協調機制,針對我省企業用工特點,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動性。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商務、財政、工會等部門與單位要從各自職責出發,認真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加強溝通,密切協作,合力做好企業用工服務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企業用工需求和人力資源情況調查分析、市場供求信息發布、職業介紹、企業用工指導和管理等服務。發展改革部門要對本地區重點建設項目或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重點骨干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情況進行分析評估,統籌考慮企業人力資源需求與項目實施,優先引進產品附加值高、員工勞動保障合理的項目。經濟和信息化部門要積極促進企業用人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鼓勵企業通過產業梯度轉移、兼并重組、加大技術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強對勞動者的吸引力,穩定職工隊伍。商務部門要重點關注外資和臺港澳投資企業用工狀況,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做好招工、用工服務工作,促進外資企業和臺港澳投資企業產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向資金與技術密集型轉變。財政部門要加大對企業用工服務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實保障相關專項資金及時落實到位。各級工會組織要指導和幫助職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推動用人單位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勞動安全衛生、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與職工進行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建立和諧勞動關系。
        二、完善監測制度,及時掌握企業用工需求
        完善企業春季用工需求調查制度,按照定點、定人、定期的要求,開展“千企萬人”企業用工需求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就業狀況調查,并將一次性調查改為年初調查、季度跟蹤,及時掌握企業用工需求計劃和用工滿足進度等情況。用工相對集中的地區,要選擇本地區有代表性的企業尤其是用工大戶,對企業的基本情況、缺工人數、工資水平、人員構成及增減情況進行監測,分析研判企業用工趨勢。認真落實重點缺工企業動態監控制度,對進入公共人力資源市場登記、一次性招工100人以上、連續一個月招工但缺口仍在30%以上的企業實施分級監測,及時掌握企業缺工人數、工種及其工資待遇等情況。健全失業動態監測制度,將監測企業由目前的6個市179家企業擴大到13個市390家企業,為制訂政策措施提供可靠依據。
        三、搭建信息平臺,引導企業用工雙方有效對接
        建立重點企業用工信息發布平臺,與勞動者求職信息實現及時、有效對接,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及時、準確、有效收集用工企業的空崗信息,加強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情況分析,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招工信息平臺、城鄉基層平臺、“12580”手機求職通和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渠道,及時向全社會發布本地區急需緊缺工種工資指導價位以及法定工時的工資標準等信息。建立招聘信息異地發布合作機制,通過簽訂對口勞務合作協議、聯合舉辦招聘會等多種形式,及時將用工信息傳遞到中西部地區,促進人力資源在區域間優化配置。
        四、全面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提高企業用工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加大扶持政策落實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對吸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企業按規定給予稅收減免優惠、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扶持企業發展。對當年吸納符合小額擔保貸款申請條件人員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可根據每人不超過10萬元的標準、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額度發放貸款。
        五、建立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規范企業用工行為
        及時發布工資指導線和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引導企業合理確定和及時調整職工工資,通過實行職工工齡補貼、年終福利獎勵等措施,增強職工隊伍穩定性。穩步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建立工資分配決定機制,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實現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努力形成企業和職工利益共享機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指導企業履行民主程序,完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保證職工依法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不斷改善職工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在鼓勵支持企業依法用工和社會中介機構發揮作用的同時,繼續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加強對企業用工和社會中介機構的執法監察,對短時間內頻繁招聘和裁員、崗位流失率高的企業進行重點監控,進一步規范企業用工行為,嚴厲打擊職業中介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維護和諧穩定的用工環境。
        六、加大職業培訓力度,滿足經濟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
        圍繞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加快培養高素質技能勞動者。對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開展6-12個月的勞動預備制培訓,對有就業意愿的城鄉勞動者開展1-6個月的就業技能培訓,對在崗職工開展崗位提升培訓,對有創業意愿并具備創業條件的城鄉勞動者開展創業培訓,形成城鄉統籌、終身培訓的機制。完善農村勞動力職業培訓補助政策,統籌轉移前培訓和崗位提升培訓,推行職業技能鑒定獲證獎補制度,切實提高培訓質量和層次。
        七、加強省際勞務協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務基地
        不斷擴大省際勞務協作范圍,進一步鞏固傳統勞務基地,加快開拓新興勞務基地,定期組織用工需求較大的市、縣和企業赴勞動力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開展現場招聘和勞務洽談活動,引導外省勞動力有序來江蘇就業。拓展勞務協作領域,重點深化就業培訓、社會保險、執法維權等方面合作,在中西部勞動力資源大省選擇一批技職院校建立聯系網,將其畢業學生信息主動匹配給我省企業;鼓勵我省技工院校與中西部地區技職院校聯合辦學,為我省培養后備人力資源。
        八、正確把握輿論導向,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正確把握輿論導向,適時舉辦新聞發布會,通報當前就業形勢及企業用工情況,正面回應企業缺工問題。積極配合新聞媒體對就業形勢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宣傳報道,大力宣傳黨委、政府在幫助企業緩解“招工難”、促進就業方面的政策措施,大力宣傳基層和企業的創新經驗與有效做法,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加強對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用工規范誠信企業的宣傳,引導企業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加強人文關懷,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