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省政府辦公廳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1-07-22 10:21 字體:[ ]

省政府辦公廳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
發展旅游業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蘇政辦發〔2011〕104號  2011年7月22日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為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精神,切實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蘇政發〔2011〕69號)要求,根據部門和單位職責,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任務分工:
        一、工作分工
        (一)創響旅游品牌
        圍繞“水秀山靈、古韻今輝”的旅游特色,重點培育“環滬名城”、“吳韻漢風”、“江南水鄉”、“東方濕地”、“樂購江蘇”、“淮揚食府”等旅游品牌,全力塑造“美好江蘇”旅游形象。(責任部門:省旅游局、廣電局、工商局。列第一位者為牽頭單位,下同)
        (二)豐富旅游產品
        1. 加強旅游目的地建設,大力推進旅游與文化、教育、體育、農業、工業、林業、商業、環保、水利、海洋、地質等相關產業和行業的融合發展。(責任部門:省旅游局會同有關部門)
        2. 構建以觀光旅游為基礎、休閑度假為主導、新型業態為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責任部門:省旅游局)
        3. 積極發展文化旅游、紅色旅游。加快培育生態旅游示范區和鄉村旅游精品。做強休閑觀光農業,培育一批休閑觀光農業示范縣、示范園、示范村。(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農委、文化廳、環保廳、海洋漁業局、旅游局)
        4. 大力發展商務會展旅游。(責任部門:省旅游局、商務廳)
        5. 重點發展休閑度假旅游,推進省級旅游度假區規劃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責任部門:省旅游局、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
        6. 規范發展高爾夫球場和大型主題公園。優化發展城市濱水空間和旅游特色街區。(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環保廳、水利廳、文化廳、體育局、旅游局等部門)
        7. 鼓勵旅游產品創新,引導支持高端休閑產業、旅游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產業、數字娛樂產業、旅游咨詢服務產業等旅游新業態的發展。(責任部門:省旅游局、經濟和信息化委、文化廳、體育局)
        8. 加快重大旅游項目開發,進一步提升景區品質,到2015年,完成一批投資10億元以上的景區重點項目,擁有4A級以上旅游景區150家。(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旅游局)
        (三)壯大旅游企業
        1. 支持旅游企業做強做大,在旅游飯店、景區、旅行社、旅游交通等領域培育一批大型旅游企業集團。(責任部門:省旅游局、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國資委等部門)
        2. 推進旅行社批零體系建設,形成一批在全國有競爭力的旅游批發商。(責任部門:省旅游局)
        3. 積極穩妥地興辦中外合資、外商獨資旅行社。吸引國際品牌旅游企業落戶江蘇,建立品牌聯盟。積極培育地方品牌企業。(責任部門:省商務廳、旅游局)
        4. 支持大型旅游客運企業打造“江蘇快旅”。鼓勵我省旅游企業“走出去”,開拓境外客源市場。(責任部門: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旅游局)
        5. 到2015年,全省擁有大型旅游集團和全國百強旅行社各5家以上,五星級飯店100家以上,發展一批度假型酒店和特色酒店。(責任部門:省旅游局、經濟和信息化委、國資委)
        (四)延長旅游產業鏈
        1. 推進旅游產業延伸,發展策劃設計、咨詢服務和創意產業。完善旅游商品研發產銷體系,建立江蘇省旅游商品研發生產基地和集散地。大力發展旅游裝備工業,集中布局,打造省級旅游裝備品制造基地。(責任部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文化廳、旅游局)
        2. 發展旅游娛樂業,打造面向游客的品牌特色演出。充分利用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等場所開展人文旅游。(責任部門:省文化廳、旅游局)
        3. 加強旅游業服務商標和商品商標的注冊、運用與保護,培育一批具有江蘇地方特色和較強影響力的知名旅游品牌。(責任部門:省工商局、旅游局)
        (五)加強宣傳推廣
        1. 實施大旅游戰略,注重整體形象推廣和企業產品營銷相結合,充分利用外事、商務、僑務、對臺、文化、廣電、出版、電信、郵政、民航、鐵路、公路等渠道,借助外宣、招商、會展、對外友好和文化交流等活動,廣泛開展旅游宣傳。強化媒體宣傳,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公共媒體積極開設旅游欄目,加大旅游公益宣傳力度。(責任部門:省旅游局,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文化廳、廣電局、外辦、僑辦、臺辦、新聞出版局、通信管理局、郵政管理局、交通運輸廳,民航江蘇安監局,南京鐵路辦)
        2. 逐步在境內外重點客源地設立旅游辦事處、咨詢中心。深化長江三角洲地區、蘇魯豫皖區域旅游合作和國際旅游合作,提升旅游聯合營銷水平。(責任部門:省旅游局、編辦、外辦、臺辦)
        (六)擴大旅游節慶效應
        整合旅游節慶資源,培育省級旅游節慶品牌。支持各地舉辦有特色的旅游節慶活動。積極舉辦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旅游交易會、博覽會和相關賽事等重大活動。(責任部門:省旅游局、商務廳、文化廳、體育局)
        (七)實施國民旅游休閑計劃
        1. 制定《江蘇國民旅游休閑綱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彈性安排帶薪休假時間。(責任部門:省旅游局、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 推進企事業單位開展獎勵旅游。鼓勵學校開展修學旅游,將修學旅游作為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責任部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財政廳、旅游局)
        3. 與銀行合作發行旅游信用卡,方便旅游消費。(責任部門:人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省旅游局)
        4. 落實旅游景區對老年人和學生等特殊人群的門票優惠政策。營造居民友善、文明待客的良好氛圍。(責任部門:省物價局,省委宣傳部)
        (八)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1. 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綱要》,以游客滿意度為中心,建立旅游質量監督網絡。(責任部門:省旅游局)
        2. 旅游、工商、公安、商務、衛生、質監、價格等部門加強聯合執法,整治旅行社“零負團費”、旅游商品侵權假冒、強迫購物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旅游收費按規定向社會公示,景區門票價格調整應提前半年向社會公布(臨時性活動除外)。做好旅游投訴處理工作。(責任部門:省旅游局、工商局、公安廳、商務廳、衛生廳、質監局、物價局)
        (九)強化旅游管理規范化建設
        1. 嚴格執行《旅行社條例》、《導游人員管理條例》,積極研究修訂《江蘇省旅游管理條例》。(責任部門:省旅游局、法制辦)
        2. 加快旅游標準化進程,制定、實施一批地方標準。(責任部門:省質監局、發展改革委、旅游局)
        3. 實行旅行社等級評定制度和旅游購物店信用等級制度,開展導游員等級考核和評定,進一步強化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責任部門:省旅游局)
        (十)改善旅游交通條件
        1. 加快建設綜合旅游交通體系,增加航空、鐵路、公路、水上旅游交通運力,鼓勵開展旅游包機、旅游專列業務,建設郵輪、游船和游艇碼頭。發展城市旅游專線交通,促進城市公交服務覆蓋城市景區,農村公路覆蓋鄉村旅游點。(責任部門:省交通運輸廳,民航江蘇安監局,南京鐵路辦)
        2. 健全自駕游服務體系,積極開展旅游車輛異地租賃業務。完善旅行社車票預售制度和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加快建設集網上選車、網上調度、網上結算等為一體的旅游客運信息平臺,提高旅游客運公共服務能力。(責任部門:省交通運輸廳,民航江蘇安監局,南京鐵路辦,省旅游局)
        (十一)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
        1. 建設旅游咨詢服務、旅游救助服務、旅游消費權益保護、旅游突發事件應急和旅游志愿者服務系統。落實《長江三角洲旅游景區(點)道路交通指引標志設置規范》,完善旅游引導標識系統。(責任部門:省公安廳、交通運輸廳、衛生廳、質監局、旅游局)
        2. 加強旅游咨詢服務設施建設,構建旅游咨詢服務體系,在市、縣(市、區)、重點旅游鎮(村)和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商業中心建立旅游信息咨詢服務中心,在旅游經營場所設立旅游信息咨詢點。(責任部門:省旅游局)
        3. 加強重點城市游客集散中心建設。加強旅游景區垃圾收集容器、轉運站(房)等環衛公共設施的配套建設和運行管理,切實維護旅游景區良好的環境和秩序。推廣國家星級廁所標準,改善旅游景區廁所條件,各類經營場所的公用廁所對游客開放。(責任部門:省旅游局會同有關部門)
        4. 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省級重點旅游項目的水、電、通訊等及時到位。(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
        (十二)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設
        1. 以旅游信息化推動旅游現代化,加強旅游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構建覆蓋全省的旅游信息網絡。深化與國內重要旅游電子運營商的合作,支持我省重點旅游網絡運營商做大做強。(責任部門:省旅游局、經濟和信息化委)
        2. 加強政府旅游信息網絡建設,完善12301旅游公益服務熱線和96196交通服務熱線建設,為游客提供旅游咨詢信息。(責任部門:省旅游局、經濟和信息化委、交通運輸廳)
        3. 引導旅游企業信息化改造,開展旅游在線服務,推動旅游景區數字化建設,支持大型景區、旅行社和住宿餐飲企業合作建立電子信息網絡。探索發展智慧旅游。(責任部門:省旅游局、經濟和信息化委等部門)
        (十三)健全旅游安全機制
        1. 完善旅游安全應急預案,增強應急處置能力。(責任部門:省旅游局會同有關部門)
        2. 推進旅游責任險統保工作,形成新的旅游保險賠付和保障機制。(責任部門:省旅游局,江蘇保監局)
        (十四)積極推行節能環保
        1. 加大旅游景區水體保護力度,強化景區污水收集和處理工作,切實改善景區水環境。強化旅游規劃環評,合理確定旅游景區游客容量。(責任部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環保廳、水利廳、旅游局)
        2. 鼓勵飯店、景區等旅游經營單位開展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利用新能源、新材料,運用節能減排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責任部門:省科技廳、環保廳、質監局)
        3. 調整旅游運力結構,積極推廣高效低耗、節能環保、安全舒適的車型。(責任部門:省交通運輸廳)
        4. 推進低碳旅游方式,5年內將星級飯店、A級景區用水用電量降低20%。(責任部門:省旅游局、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環保廳、商務廳)
        (十五)加強統籌協調
        1. 各級人民政府進一步加強對旅游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大對旅游業的政策、資金支持和督查力度,建立健全旅游業發展的監測評估和旅游統計指標體系,重點地區將旅游業發展指標列入地方經濟發展考核目標。充分發揮各級旅游委員會的作用,協調解決旅游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統計局、旅游局等有關部門)
        2. 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綜合協調旅游業發展中規劃、政策和重大項目的銜接工作。旅游部門切實承擔行業發展的規劃、宣傳、管理等工作。相關部門各負其責,通力合作,形成推動旅游業加快發展的整體合力。(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旅游局)
        (十六)創新旅游體制
        1. 支持各地開展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和專項改革試點,積極推進旅游管理體制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旅游資源一體化管理。放寬旅游市場準入,打破行業、地區壁壘,簡化審批手續,鼓勵社會資本公平參與旅游業發展。(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編辦、旅游局等部門)
        2. 加快推進各級旅游行業協會人員及財務關系與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脫鉤,發揮旅游行業協會和其他中介機構的橋梁作用。(責任部門:省旅游局)
        3. 健全旅游監管體系,完善旅游質量監管機構。(責任部門:省編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旅游局)
        (十七)科學編制旅游規劃
        1. 發揮規劃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指導和調控作用。將《江蘇省“十二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納入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重大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和重點旅游項目納入省重點建設項目。省發展改革和旅游部門每年聯合發布省旅游基礎設施和重點旅游項目。(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旅游局)
        2. 旅游規劃應當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并與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水利等相關規劃銜接。旅游項目建設、規模應當符合所在地區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建設用地指標要求。(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國土資源廳、環保廳、文化廳、水利廳、旅游局等部門)
        3. 加強旅游資源的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編制并有效實施區域旅游發展規劃,促進區域旅游協調發展。(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旅游局)
        4. 加強旅游規劃的執行和監督管理,對重點旅游項目的規劃實施,旅游部門要加強指導。(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旅游局)
        (十八)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1. 加強旅游教育,促進省內高校旅游教育資源優化整合,完善初、中、高級人才教育體系,大力發展旅游職業教育,全面提高旅游人才培養質量。加強旅游創業培訓,實施旅游企業家培養工程,推行旅游職業經理人制度。(責任部門:省教育廳、旅游局)
        2. 加強在職教育,推行旅游職業技能鑒定,5年內完成對旅游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和導游人員的分級分類培訓。加強對導游人員的管理,完善導游激勵機制,切實保障導游的合法權益。(責任部門:省旅游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3. 強化旅游行政機關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行政能力。(責任部門:省旅游局、法制辦)
        (十九)加大政府對旅游業的投入
        1. 各級人民政府加大對旅游宣傳促銷、重點旅游項目開發、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旅游教育培訓等的支持力度。(責任部門:省財政廳、發展改革委、旅游局)
        2. 各級財政安排支持旅游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應根據財力增長逐年有所增加。(責任部門:省財政廳)
        3. 加強財政手段和金融手段的協調配合,設立江蘇旅游產業投資基金,探索建立旅游發展投融資平臺,引導社會資金進入旅游領域,扶持旅游大項目、大集團建設。(責任部門:省財政廳,江蘇銀監局,省旅游局)
        4. 省級財政安排使用的各種產業、外貿、節能、文化、新農村建設等有關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旅游產業項目給予支持。(責任部門:省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農委、商務廳、文化廳、環保廳、海洋漁業局等部門)
        (二十)拓寬旅游發展融資渠道
        1. 鼓勵國際資本、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投資旅游業,開發旅游資源,興辦旅游項目,參股旅游企業。(責任部門:省商務廳,江蘇證監局)
        2. 積極借助資本市場力量,推進旅游企業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通過企業債券、項目融資、產權置換等方式籌措資金。(責任部門:人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江蘇證監局,省發展改革委)
        3. 金融機構大力支持符合服務業產業導向目錄的新建、擴建、改建旅游項目,優先安排貸款資金,對商業性開發景區可以開辦依托景區經營權和門票收入等質押貸款業務。(責任部門:人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
        4. 加大旅游招商引資力度,把旅游招商列入境內外重大招商活動之中。(責任部門:省旅游局、商務廳)
        (二十一)支持旅游項目建設用地
        1. 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國家土地供應管理政策的前提下,適當增加旅游業發展土地供應,積極支持利用荒山、荒地、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島嶼等開發旅游項目。(責任部門:省國土資源廳、海洋漁業局)
        2. 新建旅游項目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一次性繳付土地出讓金有困難的,可以分期繳付,但在土地出讓合同中依法約定的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且首次繳納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50%。(責任部門:省國土資源廳)
        (二十二)實行旅游業稅費優惠政策
        1. 落實賓館飯店與一般工業企業同等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政策。旅游項目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根據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對省內有連鎖經營分支機構的旅游企業,按規定可由總機構向其所在地稅務機關統一繳納企業所得稅。(責任部門:省物價局、財政廳、地稅局、國稅局、旅游局)
        2. 對從事旅游業務的企業,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款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費、交通費、旅游景區門票及支付給其他接團旅游企業的旅游費后的余額為營業額計征營業稅。(責任部門:省地稅局、財政廳)
        3. 對旅游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對紀念館、博物館、文化館、文物保護單位管理機構、美術館、展覽館、書畫院、圖書館舉辦文化活動的門票收入,宗教場所舉辦文化、宗教活動的門票收入免征營業稅。(責任部門:省地稅局、財政廳)
        4. 對宗教場所、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房產和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責任部門:省地稅局、財政廳)
        5. 對景區內非經營性使用的陸地、河流、河灘、濕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旅游企業,經地稅機關審核批準后,可減征或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責任部門:省地稅局、財政廳)
        6. 繳納房產稅確有困難的旅游企業,可向市、縣人民政府提出申請減免房產稅。(責任部門:省地稅局、財政廳)
        (二十三)扶持旅游企業發展
        1. 完善對旅行社吸引境內外游客的獎勵政策,制定支持旅行社開展包機、專列、郵輪旅游業務的獎勵辦法和扶持措施。(責任部門:省財政廳、旅游局)
        2. 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公務活動,可委托旅行社安排交通、住宿、餐飲、會務等事項,并可依據相關開支標準憑旅行社發票報銷,所發生的費用按照有關財務規定在相應科目中列支。(責任部門:省財政廳、地稅局、監察廳)
        3. 星級飯店可參與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公務、會務接待的統一招標。(責任部門:省財政廳)
        4. 將主要旅游景區和省級旅游重點項目的道路連接線和交通配套設施建設納入各級公路網規劃,給予資金支持。(責任部門: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
        5. 扶持旅游運輸企業發展,旅游客運汽車包車牌證實行網上申請和審批,對實行旅游公車公營的企業運力投放給予政策傾斜。各級人民政府應建立相應補償機制,支持發展城市旅游專線交通。(責任部門:省交通運輸廳、財政廳)
        6. 商業性投資性質的旅游景區享有門票自主定價權。對規劃發展的旅游飯店擴建、裝修、設備更新等建設內容,享受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責任部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物價局)
        二、工作要求
        (一)各部門和單位要認真貫徹《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蘇政發〔2011〕69號)精神,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領導,各司其職,狠抓落實。
        (二)各部門和單位要按照上述分工,對涉及本部門和單位的工作,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對政策進行細化、深化、具體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措施。
        (三)各部門和單位要充分借鑒兄弟省、市好的經驗和做法,進行政策創新,為加快我省旅游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四)各部門和單位要密切跟蹤國家相關部委促進旅游業發展政策的制定情況,及時將政策落實到我省的實際工作中。
        (五)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對在貫徹落實中涉及多個部門工作的,要加強合作,形成合力。
        省人民政府將對各地、各部門和單位落實任務分工情況適時開展督促檢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