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氣象局省統計局關于
開展氣象現代化指標進程監測評價意見的通知
蘇政辦發〔2012〕171號 2012年9月18日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省氣象局、省統計局《關于開展氣象現代化指標進程監測評價的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關于開展氣象現代化指標進程監測評價的意見
省氣象局 省統計局
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意見》(蘇政發〔2012〕94號)和《中國氣象局關于推進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試點的指導意見》(氣發〔2012〕44號),省氣象局、省統計局研究制定了《江蘇省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指標體系(試行)》。為進一步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充分發揮指標體系的導向激勵作用,現就開展指標進程監測評價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開展指標進程監測評價的重要性。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的社會公益事業,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是推進“兩個率先”的重要內容。《江蘇省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指標體系(試行)》包括氣象觀測、氣象預報、氣象服務、氣象科技和支持保障5大類16個指標(見附件),涵蓋了氣象工作的主要方面。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對照氣象現代化指標體系,加強監測考核,找準薄弱環節,加大推進力度,不斷提高氣象預測預報能力、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全面提升氣象服務保障水平。
二、認真開展指標測算。江蘇省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指標測算采用權重法和百分制。根據各項指標的重要性賦予相應的權重,并依據單項指標實現程度和對應權重測算得分。單項指標得分由實現程度乘以權重計算,總分為單項指標得分之和。綜合評分達到90分以上,單項指標實現程度達到90%以上,即為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據測算,2011年我省氣象基本現代化得分為72.9分。
三、加強指標監測評價。江蘇省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指標體系監測范圍為省、市、縣(市、區)三級,省氣象局、省統計局將建立監測評價制度,制定監測評估辦法,明確監測內容、數據來源、計算口徑,每年對上一年度進程進行監測,形成監測評價報告上報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并通過適當形式予以公布。
四、強化監測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開展氣象現代化指標體系監測評價,是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強化協調配合,統籌推進各項指標實現,確保我省氣象現代化建設目標如期實現。省統計局、省氣象局要切實做好進程監測工作的組織實施,認真做好監測數據的收集、處理和審核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監測評價要求,做好指標數據的收集和評估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和規范的監測統計數據工作流程,落實監測統計工作責任人,準確及時上報監測數據,確保進程監測數據真實有效。
附件:
江蘇省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指標體系(試行)
指標名稱 |
單位 |
權重 |
目標值 |
2011年 現 狀 |
一、氣象觀測 22 | ||||
1.氣象觀測網建成率 |
% |
7 |
90 |
50 |
2.氣象觀測自動化率 |
% |
6 |
90 |
50 |
3.觀測信息傳輸時效 |
分鐘 |
4 |
≤3 |
10 |
4.觀測環境綜合評分 |
分 |
5 |
≥85 |
78 |
二、氣象預報 26 | ||||
5.短期天氣預報準確率 |
% |
8 |
≥83 |
80 |
6.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 |
% |
8 |
≥80 |
76 |
7.突發災害性天氣預警提前時間 |
分鐘 |
5 |
≥20 |
0-15 |
8.短期氣候預測準確率 |
% |
5 |
≥70 |
60 |
三、氣象服務 24 | ||||
9.氣象預警信息覆蓋面 |
% |
7 |
≥90 |
86 |
10.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完備率 |
% |
6 |
80 |
57 |
11.氣象科普知識普及程度 |
% |
4 |
80 |
60 |
12.氣象服務滿意度 |
% |
7 |
≥88 |
84 |
四、氣象科技 14 | ||||
13.科技成果轉化率與投入比重 |
% |
7 |
80 |
50 |
14.氣象科技人力資源水平 |
% |
7 |
85 |
70 |
五、支持保障 14 | ||||
15.地方與中央財政經費支持比 |
% |
7 |
100 |
40 |
16.臺站基礎設施建設達標率 |
% |
7 |
95 |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