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政辦發〔2013〕115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培育發展林下經濟,是推進現代林業建設的重要任務,對于增加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民增收、推動林業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省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和森林生態休閑旅游等林下經濟,取得了明顯成效。2012年,全省林下經濟面積超過500萬畝,產值近180億元。但從總體上看,我省林下經濟發展規模不大、推廣力度不夠、科技含量不高,目前仍有1000萬畝以上林地未被充分利用,發展林下經濟還具有相當大的潛力。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2〕42號),緊密結合江蘇實際,就加快發展林下經濟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林業生態安全為前提,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為核心,整合資源、突出特色,科學規劃、改革創新,著力加強科技服務、政策扶持和監督管理,促進林下經濟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發展,切實提升森林資源的培育保護和科學利用水平,實現農民收入和森林資源質量“雙提升”。
?。ǘ┗驹瓌t。堅持以林為主、生態優先,確保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確保林下經濟發展符合實際。堅持科技支撐、政策扶持,確保農民得到實惠。堅持機制創新、合理利用,確保林地綜合生產效益持續提高。
?。ㄈ┌l展目標。建設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培育扶持一批發展潛力大、輻射面廣的龍頭企業、家庭林場或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實現林業產業化經營各個鏈條有機銜接,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發展格局。到2015年,建成集中連片100畝以上的示范基地100個,50畝以上的800個;全省林下經濟規模800萬畝,產值突破300億元,帶動就業250萬人。到2020年,建設集中連片200畝以上的示范基地200個,50畝以上的1200個;全省林下經濟規模發展到1200萬畝,產值突破600億元。
二、重點任務
?。ㄒ唬┛茖W規劃林下經濟發展。結合江蘇實際,編制全省林下經濟發展規劃,列入農業現代化工程統籌安排。各市、縣(市、區)要結合本地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根據當地林地資源狀況、農村發展水平、市場需求等實際,認真做好本地規劃,把發展林下經濟與扶持林業產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設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相結合,合理確定發展方向和規模。新造林和中幼林撫育改造,在滿足一般營林要求的前提下,要根據不同林下經濟類型特點,科學制定營造林方案,努力探索和推廣林木經營與林下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配套發展模式,為林下經濟發展創造條件。
(二)大力推進示范基地建設。積極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專業大戶,支持有條件的林下經濟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運作模式,形成種養加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體系。加大林下經濟產品營銷和品牌宣傳推介力度,拓展林下經濟產品市場,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對產業特色明顯、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廣的林下經濟項目,在技術和資金上給予重點扶持,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三)加快構建科技服務平臺。充分發揮我省科研資源優勢,加大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及關鍵技術攻關力度,破解發展難題。積極搭建企業、合作組織、農民與科研院校、推廣單位之間的合作平臺,形成產、學、研、推一體化的林下經濟發展機制。引入現代林業經營管理理念,搞好林下經濟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強化農民自主經營能力。加大主導產品和優勢產品的科技研發,加快良種選育、有害生物防治、林產品精深加工等先進實用技術的轉化推廣。積極搭建科技服務平臺,提供法律、政策、技術等咨詢服務。搞好產銷銜接,強化信息發布、市場營銷服務,幫助農民規避市場風險,不斷提高農民經營管理水平。
(四)健全林下經濟服務體系。支持引導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組織規范發展,提高農民發展林下經濟的組織化水平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加快林權管理服務機構和社會化中介服務機構建設,規范林權流轉,為林業生產經營者發展林下經濟提供林權評估、交易、融資等快捷服務。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形成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帶動、千家萬戶共同參與的林下經濟發展局面。支持引導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農超對接等現代物流方式向林下經濟產品延伸,促進貿易流通便利化。
三、保障措施
?。ㄒ唬┘哟筚Y金投入力度。建立政府引導,農民、企業和社會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將發展林下經濟納入當地農業、林業、旅游業發展范圍,給予立項支持。各級財政扶持“三農”的專項資金,要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林下經濟項目建設。扶持林下經濟規?;亟ㄔO,支持發展林下經濟合作組織,促進林下產品規?;a,培育優勢主導產品帶和重點生產區域。對符合小型微型企業條件的林業合作組織、合作林場等,可享受國家相關扶持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申請國家扶持資金。把林下經濟發展項目納入各地農業現代化政策扶持范圍,對規模較大、輻射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大戶等給予一定獎勵。
(二)強化金融支持服務。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認真貫徹中央支持林權制度改革的有關要求,對具備發展潛力的林農、林業大戶、合作組織及龍頭企業發展林下經濟的項目,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給予信貸扶持。穩步推進農戶信用評估和林權抵押相結合的免評估、可循環小額信用貸款,擴大林農貸款覆蓋面,給予適當利率優惠。對符合條件的林下經濟項目,要加大貼息扶持力度,充分發揮貼息政策的帶動和引導作用。研究探索林下種養業項目保險配套產品和服務新途徑,將林下經濟納入高效農業保險扶持范圍。農民生產林下經濟產品,符合稅收相關規定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ㄈ┨嵘夹g指導水平。加強對林下種植、養殖、生態旅游業的技術指導,在林業規劃設計、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林權流轉、政策指導等方面,為農民提供優質服務。要將發展林下經濟新技術研究、新模式推廣應用等,列入林業“三新工程”,加大支持力度。把林下經濟發展與森林資源培育和生態保護緊密結合起來,杜絕以發展林下經濟為名破壞林地林木資源的行為。將林下經濟技術培訓納入省農民培訓計劃,提升林農發展林下經濟的技能水平。結合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要求,引導林下經濟經營主體組建各類合作社。加強基層林業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其社會化服務職能,為林下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服務保障。
?。ㄋ模┙∪y籌協調機制。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林下經濟發展工作,將其作為促進農民增收、林業增效、農村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加強統籌規劃,積極組織協調,層層落實責任。各有關部門要依據各自職責,強化協同配合,加大督查力度,充分發揮資金扶持、技術支撐、市場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職能,合力推動林下經濟實現更大發展。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具體辦法,加強組織協調,加大扶持力度,強化指導服務,營造有利于林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