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江蘇省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時間:2015-03-31 13:44 字號:默認

       本報告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編制,內容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收費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等。本報告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中國江蘇”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js.gov.cn)政府信息公開專欄下載。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系(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68號;郵編:210024;電話:025-83398111;傳真:025-83398111;電子郵箱:jsxxgk@js.gov.cn)。

  一、概述
  2014年,我省認真貫徹落實《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14〕12號)精神,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深入推進行政權力運行、財政資金使用、公共資源配置、公共服務和公共監管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及時發布各類政府信息,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做好信息解讀工作,加強平臺建設和基礎建設,較好地發揮了信息公開對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的促進作用,江蘇政府透明度指數連續3年名列全國第三。
  (一)加強統籌協調。

  省委、省政府領導對信息公開工作高度重視,多次提出明確要求。組織召開全省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會議,省政府常務副省長出席會議,對統籌開展好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進行部署。

       圍繞《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有關工作的通知》,對深化信息公開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對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任務進行分解,并明確完成的時間節點。為進一步推進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工作,印發《關于建立健全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機制的實施意見》。認真抓好督查工作,年中,對各地各部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確保信息公開各項任務按照時序進度完成。年底,全面檢查各地各部門工作完成情況,12月15日,13個省轄市和省有關部門在各自政府網站上曬出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單”,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監督。組織對2013年全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集中考核,將政府網站、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一并納入督查考核內容,進一步促進相關工作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突出公開重點。

  一是大力推進行政權力運行信息公開。省政府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均已對外公布,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積極推進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在各級行政執法部門門戶網站公開適用一般程序查辦的行政處罰案件名稱、被處罰者姓名或名稱以及主要違法事實和處罰種類、依據、結果等信息。二是完善財政資金信息公開。除涉密部門外,103家省級部門公開了本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省級政府部門專項資金管理清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目錄清單已經公開。三是加強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征地、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保障性住房、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等方面信息公開均取得積極進展。四是加大公共服務信息公開力度。高校招生考試信息公開工作實現制度化、系統化和常態化,高校財務信息公開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全面推行醫療衛生服務收費信息公開,全省醫療衛生單位已基本做到常用藥物、服務收費信息全公開。推進社會保障信息公開,凡是涉及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城市“三無”、孤兒等對象的各項政策的出臺、各項保障標準的調整、物價上漲動態補貼機制的實施等都依法及時公開。五是抓好公共監管信息公開。在全國率先按照新標準實時公布13個省轄市72個國控站的空氣質量指數,每小時更新一次包括PM2.5在內的6項污染物監測結果。深化安全生產事故信息公開,重點推進重大以上事故調查報告公開工作,切實提高較大事故調查處理結果和調查報告的公開比例。推進國有企業主要財務指標信息公開,按月發布全省國有企業主要財務指標,詳細公開省、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營業收入、實現利潤總額、已交稅費總額和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以及同比增減情況。


     (三)強化解讀回應。
  2013年10月以來,中辦和國辦連續下發三個文件,要求建立健全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機制,省委、省政府也專門印發文件,要求加大政策解讀和回應力度。為讓解讀回應“新政”落地生根,省政府辦公廳積極探索,統籌運用政府信息資源、媒體采編優勢和網絡發布平臺,及時總結固化經驗,在全省建立了信息公開解讀回應工作機制,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對政策文件進行解讀,搭建互動溝通交流平臺,請政策制定者、專家學者走到臺前進行多角度、全方位解疑釋惑,形成信息發布、政策解讀、輿情回應聯動格局。


       各地各有關部門重要政策出臺后,成立政策解讀專家隊伍,把文件里面的專業術語進行轉化和翻譯,用個性化情景化的描述、媒體和讀者互動的手法撰寫解讀材料,用圖表、圖形、三維制圖方式進行解讀,以數字化、音頻、視頻等方式予以展現,使信息傳播更加可視、可讀、可感,增加解讀材料吸引力和親和力。2014年,重點圍繞“先照后證”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發展健康服務業、實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農村改革、流域生態補償、《江蘇省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試行)》、單獨二孩、“失獨”家庭扶助政策等,請專家學者、政策制定參與者當翻譯、做解讀,收到良好社會反響。在輿情回應方面,各地各有關部門主要通過門戶網站、政務微博微信、領導信箱、在線訪談、網民直通車、市民論壇、網絡發言人、政府熱線等渠道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四)健全基礎建設。
  1.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體系。成立了省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省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政府辦公廳。為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變化,省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更名為政務公開辦公室(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健全全省各地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體系,全省所有省轄市、縣(市、區)以及所有省級政府部門均設立或明確了工作機構,配備了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


       2.健全信息公開制度體系。近年來,我省先后出臺了考核、保密審查、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行政復議、社會評議、信息發布協調、新聞發布、解讀與回應、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等制度,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體系,為推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做好其他基礎工作。一是抓好教育培訓。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開展經常性集中培訓,通過專家授課、業務研討、案例剖析等形式,切實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把信息公開培訓納入公務員培訓內容,努力把信息公開培訓范圍覆蓋各級行政機關。二是嚴格落實信息公開屬性源頭認定機制。年底信息公開工作機構進行打分,作為評價本單位其他部門的重要依據。三是及時更新信息公開指南和公開目錄。目前,全省范圍的目錄更新編制工作已經完成。四是積極發揮考核的作用。根據年度工作要點,合理設置考核指標,推動相關工作順利完成。擴大考核結果的應用,將信息公開考核結果作為依法行政考核、績效考核、文明城市評選等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政府信息公開具體情況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4年,全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706665條。我省通過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政府公報、信息公開查閱點、政務微博微信、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渠道主動公開政府信息。
  1.政府網站。把政府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第一平臺,整合現有資源,最大限度地為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2014年,省政府門戶網站進行了改版,更加突出信息服務和互動交流,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部分地區政府門戶網站著力打造網站群,充分發揮信息聚合效應。南京市完成對全市130多家市級黨政機關網站的整合,形成“中國南京”網站群。無錫市結合“中國無錫”政府網站的全面整合改版,對各地區、各部門子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的信息資源進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建成了全市統一的市、市(縣)區、鎮(街道)三級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此外,我省很多行政機關的網站開設了英文版,部分還設有日語、法語及無障礙閱讀版等,為外籍人員、殘障人士提供信息服務。2014年,全省通過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2237477條。


       2.新聞發布平臺。我省高度重視新聞發布工作,凡有重大政策出臺,相關部門堅持在第一時間召開新聞發布會。為進一步加強新聞發布工作,主管部門還設置考核指標,引導新聞發布平臺建設。常州市積極探索網絡發言人制度,76個市級行政機關在線回復網民問題,實行點對點溝通,第一時間解決網民訴求。

       2014年,全省共舉辦新聞發布會3651次。省政府共舉辦新聞發布活動36場次(新聞發布會32場,書面發布4次),發布活動更加突出宏觀經濟政策解讀、民生熱點回應和建設服務型法治政府等重點。一是圍繞中心工作,聚焦經濟形勢和經濟政策。1月份、7月份分別召開年度、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4月份、10月份,協調省統計局向社會發布一、三季度經濟形勢。召開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規劃、沿海開發“六大行動”、促進信息消費、化解過剩產能、加快寬帶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推進建筑業現代化等新聞發布會,其中寧鎮揚同城化發展規劃、“智慧江蘇”建設等多場新聞發布活動引起省內外媒體高度關注。圍繞南京青奧會,組織召開記者見面會,請南京青奧組委主席、省長李學勇會見參加青奧采訪的“七大媒體聯盟”記者并作主題發布。根據時序,就昆山品牌產品進口交易會、國際博物館日、第18屆省運會、常州動漫藝術周等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二是突出關注民生,主動回應社會熱點問題。就我省環境狀況和大氣污染防治舉措多次召開新聞發布會。就保障群眾過好春節、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扶貧開發、社會救助辦法、慰問困難群眾困難職工等分別召開新聞發布會。三是圍繞職能轉變,加強改革舉措的發布。多次協調有關部門公開發布行政審批項目清單、行政權力清單、“三公”經費等,召開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機關事務管理辦法等新聞發布會,公布相關舉措,向社會承諾,請群眾監督。

       3.政府公報。一是精心篩選內容。加強公眾關注度高、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公眾關注度不高的文件不再在紙質公報上刊登。二是優化贈閱結構。針對基層單位和公眾無法看到“紅頭文件”的基本情況,強化對基層單位的贈閱,在穩定鄉鎮贈閱數量的基礎上,盡可能擴大對圖書館、檔案館、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等公共服務場所的贈閱數量,取消對省市縣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的贈閱,引導省市縣機關使用電子公報。三是創新公開形式。以政府門戶網站為平臺,開通公報微博,形成紙質文本、門戶網站和移動互聯三位一體的公開格局。四是提高公報時效。以及時、高效為著力點,打破版面容量及出版周期制約,以政策文件發布內容為依據,不定頁碼和期數,公報簽發后第一時間上傳至網站和微博,提高公報發布的時效性。五是首次編印《民生文件匯編》。從2014年省政府及部門發布的200多個文件中,遴選了20個“最民生”文件綜合匯編成冊,在223個公共區域免費贈閱市民,受到社會和媒體的交口稱贊。同時,《民生文件匯編》首次作為“兩會”會議材料發給代表、委員,開創政務公開工作先例。六是與揚子晚報合作新建《公報》發布平臺。為了讓《公報》更好地走出機關“深宅大院”、來到群眾面前,經與揚子晚報商議,在報紙醒目位置開設“公報面對面”專欄,引導公眾更好地知曉、使用政府信息。2014年,全省通過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8867條,《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224條。


       4.信息公開查閱場所。各地普遍在圖書館、檔案館、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并配備設施、設備,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我省制定出臺《江蘇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移送管理辦法》,將政府信息移送工作納入各單位信息公開日常工作,對移送的時間、范圍作出明確要求,并作為信息公開考核的重要內容。各地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查閱場所建設,泰州市開展了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標準化建設,統一管理制度、硬件設施、場所標識,開展規范化服務。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2599個。

       5.政務微博微信。各地高度重視應用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開拓信息發布、與公眾交流新渠道。2014年,全省通過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494286條;通過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69036條。

       常州市開通了以“微常州”為首的常州政務微博群。68個市級行政機關和公共服務機構政務微博在新浪和騰訊微博同步上線運行,第一時間宣傳民生措施,回應網民關切。政務微博群粉絲量超過178萬,累計發布微博9萬余條。其中“微常州”主微博粉絲量超過55萬,共發布微博1.5萬余條。在政務微信方面,常州市建立常州微信聯盟,加強業務培訓,舉辦“常州市首屆微信課堂”,該市以常州市公安局、常州市城管局等為代表的黨政機構已經開通了政務微信公眾賬號41個。

       6.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2014年,省政務服務中心(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式成立,成為全省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平臺。省、市、縣、鄉(鎮)四級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公開辦理事項的法律依據、要件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時限、辦理結果等,極大地方便了社會公眾;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集中公開各類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公開、透明。部分地區還通過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門戶網站設置“曝光臺”,通報有不良行為的單位、個人。


     (二)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我省在做好主動公開的同時,著力加強依申請公開工作。一是提升規范化水平。實際工作中,受理、審查、處理、答復以及保存備查等每個環節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帶來工作隱患。比如受理環節,申請人在申請時選擇將信郵寄給單位領導個人,如果不從單位內部規范好受理工作,就可能影響申請人依法獲取信息的權益。比如保存備查環節做不好,在復議、訴訟過程中,容易出現舉證不能的問題。2014年,我省針對依申請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了梳理,提出了工作要求,努力提升工作規范化水平。二是暢通受理渠道。除了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方式接受申請外,進一步推動網上申請平臺建設,方便公眾申請公開信息。三是改進申請辦理方式。強化與申請人溝通,必要時登門了解申請人的真實想法,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遇有疑難案例,相關部門協同辦理,切實提高依申請公開服務能力。四是針對多人申請同一政府信息的情況,在審核的基礎上,通過主動公開渠道予以公開,方便公眾獲取信息。五是發揮典型案例作用。對于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強化收集和分析,編輯出版案例匯編,指導工作人員進一步做好辦理工作。六是強化復議、訴訟結果的應用。凡是在行政復議中被糾錯、行政訴訟中敗訴的行政機關,在信息公開年度考核中不得評為優秀等級。七是加大督查力度。對申請公開的內容進行梳理,發現應當主動公開的信息未主動公開的,及時督促相關單位及時主動公開。


       2014年,全省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1909件。根據申請方式來看:當面申請5392件,傳真申請405件,網絡申請12848件,信函申請13264件。

       根據答復情況來看: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的4749件,同意公開的16711件,同意部分公開的748件,不同意公開的1295件,不屬于本機關公開的2760件,申請信息不存在的3784件,告知作出更改補充的1482件,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的1233件。

       2014年,省政府辦公廳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436件,比上年增長52%,所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均按規定進行答復,按時答復率為100%。根據申請方式來看:網絡申請196件,信函申請240件。根據答復情況來看: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的134件,同意公開的31件,同意部分公開的0件,不同意公開的9件,不屬于本機關公開的122件,申請信息不存在的105件,告知作出更改補充的9件,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的26件。根據申請內容涉及的地區來看,南京62件,無錫45件,徐州16件,常州32件,蘇州41件,南通78件,連云港3件,淮安9件,鹽城24件,揚州8件,鎮江16件,泰州18件,宿遷6件;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南通、南京、無錫、蘇州、常州。

     (三)收費情況。
  我省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政府信息暫未收費。
  (四)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2014年,全省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行政復議1517件,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1103件,撤回復議申請等其他情形414件。全省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行政訴訟1032件,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駁回原告訴訟請求574件,撤訴等其他情形458件。與省政府或省政府辦公廳有關的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申請10件、行政訴訟4件,全部維持具體行政行為。
  三、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對信息公開工作重視不夠,個別地方未配備必要的人手,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二是依申請公開方面。依申請公開工作是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難點,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是濫用申請權的問題。一些申請人把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作為其解決特定訴求的手段,反復申請、復議、訴訟,給一些行政機關帶來很大的困擾。三是政府網站管理體制方面。政府網站是政府信息公開的第一平臺,網站運行管理不應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分離。而我省一些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不承擔網站運行管理工作,溝通協調不暢,影響了信息公開工作開展,需要盡快理順政府網站管理體制。

  2015年,我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公開透明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全面貫徹落實《條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以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為抓手,加強信息發布和解讀回應工作,扎實有效做好新常態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充分發揮信息公開對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促進作用。著力抓好幾項重點工作:一是開展政務公開工作考核。將政府信息公開、政府網站、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作為考核內容,進一步促進相關工作融合,認真解決存在的問題,切實發揮考核推動工作的作用。二是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的要求,結合我省實際,明確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的年度任務和時序進度,強化督促檢查,確保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深入推進。三是強化解讀回應工作。進一步完善解讀機制,重要政策出臺后,組織專家學者、政策制定者進行解讀,全方位解疑釋惑。進一步完善輿情、熱點收集、回應機制,充分發揮各種平臺作用,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四是做好網站內容建設。著力理順網站管理體制,確保網站內容建設與信息公開工作協同推進。建立信息發布協調機制,進一步規范信息發布流程,加強網上網下融合,把政府網站打造成信息發布、解讀回應的第一平臺。五是加大培訓力度。對全省政務公開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著力提升依法依規做好政務公開工作的能力。進一步擴大政務公開培訓覆蓋范圍,繼續將政務公開納入公務員培訓內容,努力將政務公開培訓覆蓋全省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附件:江蘇省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docx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