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江蘇省老年人照顧服務政策問答
發布日期:2018-07-09 14:28 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字體:[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2018年1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實施意見》,涉及養、居、醫、學、娛等多個方面,現就有關政策作一簡明問答。

一、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是如何劃定的?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是60周歲,即凡年滿60周歲的中國公民都屬于老年人。到2017年底,江蘇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756萬人,也就是說,全省約5個人中就有1個老年人。

二、老年人養老方式有哪幾類?政府在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上將采取哪些舉措?

老年人養老方式主要有居家和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兩大類。居家和社區養老是指政府和社會力量依托社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服務。機構養老是指老年人到養護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服務機構中接受專業化的養老服務,主要面向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

在家門口養老是多數老年人的夙愿,因此,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是開展老年人照顧服務的重點。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扶養義務的人,要履行對老年人的法定義務,盡可能與其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主動學習照料老年人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各地開展此類培訓予以免費。2018年上半年,各地制定發布居家養老服務清單,讓更多符合條件的老年人享受政府購買養老服務。2018年,全省新建100個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000個社區老年人助餐點,城市社區助餐點實現全覆蓋;對老舊小區的輪椅坡道、公共出入口、走道、樓梯等實施無障礙改造,優先支持在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建成100個省級宜居示范住區。

三、如何讓老年人更好地享受醫療衛生服務?

凡是在社區居住半年以上的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無論戶籍或非戶籍人口,都能在居住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每年享受一次免費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和健康指導等。對行動不便的居家老年人,可通過與家庭醫生簽約,享受健康管理和康復護理等上門服務,符合規定的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養護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服務機構都要為機構內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的醫療、康復護理服務。到2020年,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護理院或康復醫院,全省護理院達到200所以上;每個設區市至少建立1-2所安寧療護中心或具有安寧療護功能的醫療機構。二級以上綜合性醫療機構開設老年人掛號、就醫等綠色通道。對符合異地轉診規定的老年人,可申請辦理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就醫時按參保地政策直接結算。

四、在為老年人減輕長期醫療護理負擔上有何探索?

江蘇省從2016年開始,先后在南通、徐州、蘇州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以長期處于失能狀態的參保人群為保障對象,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等所需費用。對參保的長期失能老年人,經評估,護理需求達到相應等級的,由定點護理服務機構提供相關護理服務,并按規定報銷護理費用。在積極穩妥試點基礎上,全省將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五、政府為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失獨老年人提供哪些津貼補貼?

對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失獨老年人發放養老護理、服務補貼。低保家庭中60周歲以上的失能老年人,按不低于10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護理、服務補貼;低保家庭和分散供養的特困對象中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60周歲以上的失獨老年人,按不低于6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護理、服務補貼。養老護理或服務補貼既可以通過現金形式發放,也可以通過政府購買上門服務的方式提供。

保障高齡、特殊困難等重點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服務。對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對患病的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特殊困難老年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提供醫療救助;對享受低保的70周歲以上老年人,每月增發不低于低保標準10%的保障金。

六、老年人可以享受哪些優待政策?

60周歲以上老年人持優待證、居民身份證或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證件,免費進入政府投資建設和管理的公園、公共文化場館;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進入政府投資建設和管理的旅游景點,免費乘坐城市交通工具,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享受半價優惠。外地老年人與當地老年人同等享受上述優待。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可自愿隨子女遷移戶口,享受遷入地基本公共服務。農村老年人不承擔興辦公益事業的籌勞義務。

七、政府在推動老有所學、老有所樂上將實施哪些項目?

為老年人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積極創造條件。在鄉鎮(街道)單獨舉辦或依托縣(市、區)老年大學,設置老年大學或教學點,方便老年人就近學習,對貧困老年人進入老年大學(學校)學習的費用給予減免。興辦老年電視(互聯網)大學,各類院校開發適合老年人的非學歷和學歷課程。有條件的公共圖書館開設老年閱覽區域,提供大字閱讀設備、觸屏讀報系統等。

關心關愛老年人。建立老年人精神關愛服務組織,定期對經濟困難的高齡、獨居、空巢、失能、失智和失獨等重點老年人群開展心理咨詢、輔導。相關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每年面向老年人及其親屬開設一定學時的老年人護理、保健課程或開展專項技能培訓。鄉鎮(街道)、村(社區)要為老年人提供安全適宜、相對固定的室內外活動場所。2018年,全省改造提升和新建300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新建4000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八、老年人可以通過哪些渠道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老年人因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為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恤金、養老金、低保金、醫療費等向法院起訴,可按規定免收、減收或者緩收訴訟費用。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優先予以提供,有條件的地方可適度放寬申請標準和受案范圍。主張合法權益有困難的,其所在的鄉鎮(街道)和村(居)民委員會應當提供幫助。除上述渠道外,老年人還可通過“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或“江蘇12345在線”反映訴求,尋求幫助,過上安心舒心、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閱讀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