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當前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要聞關注
端穩端牢江蘇飯碗 建好建美宜居鄉村
時間:2023-07-20 07:58 來源:新華日報 字號:默認

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加強農村水利建設和現代宜居農房建設等對夯實農業現代化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推進農業現代化”專場發布會上,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水利廳、省住建廳三部門有關負責人分別介紹相關舉措,為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筑牢基石。

“江蘇糧倉”守得住、管得好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二級巡視員孫燕介紹,圍繞更高水平、更高層次保障江蘇糧食安全,我省不斷強化糧食“產購儲加銷”協同保障,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生產方面,糧食產量再創新高。江蘇糧食總產連續9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今年江蘇夏糧實現面積和總產雙增,夏糧產量達281.42億斤,同比增加1.36億斤。

收購方面,兩季收購顆粒歸倉。我省推動主體多元、渠道多樣、優質優價的市場化收購,全省常年優質優價收購量在120億斤以上。截至目前,我省今年夏糧累計收購小麥142億斤,位居全國第一。

儲備方面,體系健全庫存充足。江蘇不斷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儲備體系,2022年5月成立省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底涉及儲備糧業務的70個縣(市、區)全部成立儲備糧公司或儲備專庫。當前,我省糧食庫存能滿足全省居民一年半以上的口糧消費需求。

加工方面,門類齊全產業發達。我省制定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意見,出臺倉儲物流設施布局和建設實施方案,形成一批集糧食收儲、加工、貿易、產后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物流產業園區。

保供方面,糧油市場量足價穩。全省共落實糧食應急供應網點2472家、應急加工企業398家,稻谷、小麥、油脂日應急加工能力分別為1.5億斤、0.82億斤、0.88億斤,如遇緊急情況,可充分滿足全省糧油市場應急消費需要。

“中央將對各省份進行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首考’,我省也將相應開展省對市考核,推動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孫燕說,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不斷增強收儲調控能力,堅持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并重,推動各地構建產銷區利益補償機制。深入推動綠色倉儲、品種品質品牌、應急保障能力等六大提升行動。推動實現省市縣政府儲備糧承儲庫點監管信息化“全覆蓋”,加快“智慧糧儲”建設,堅決守住管好“江蘇糧倉”。

“農業命脈”改得通、變得美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2023年,全省農村水利計劃投資80億元,用于灌區現代化改造和農村水環境整治等,上半年完成投資51.9億元,占年度計劃任務的65%。

——加快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大中型灌區是糧食生產的重要基地。我省已建成大中型灌區313處,耕地面積4312萬畝,占全省耕地面積的70%。”省水利廳副廳長王冬生表示,江蘇圍繞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持續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十三五”以來,全省實施181期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項目,灌排保障程度和抵御水旱災害能力持續提升。2023年,江蘇計劃實施8個大型灌區、26個中型灌區項目年度建設任務。

同時,我省對灌區實行精細化管理,交出一份合格“成績單”:里運河—高郵灌區、興化垛田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淮安周橋灌區、揚州高郵灌區、南京龍袍圩灌區被評為全國灌區水效領跑者;豐縣苗城灌區、宿豫來龍灌區等46個灌區被評為國家節水型灌區,數量居全國首位。

——深入推進農村水環境整治,打造宜居宜業水美鄉村。

“省水利廳加快建設農村生態河道、治理農村骨干河道、打造生態清潔小流域和水美鄉村。”王冬生介紹,截至2022年底,全省建成農村生態河道2.92萬公里。今年,全省計劃新建成農村生態河道5000公里,上半年完成3550公里。以山青、水凈、村美、民富為目標,省水利廳整村、整鎮、整縣一體化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目前,全省建成4個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4個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11個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180個省級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8%,位居全國前列。此外,省水利廳持續推進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共實施4批8縣(市、區)國家試點縣建設,建成一批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美鄉村。

“宜居農房”建得成、活得新

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一行近日來到南京市江寧區江寧街道黃龍峴村,對其發展模式給予高度評價。

“從無人問津的小山村,到累計接待游客近300萬人次的‘金陵茶文化第一村’,黃龍峴之變是江蘇率先開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縮影。”省住建廳總工程師路宏偉介紹,我省聚焦“住房”“鄉村”“文化”精準發力、守正創新,持續推進農村住房條件改善,全省超過40萬戶農房得到改善,130多萬農民群眾住上現代宜居農房,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實現動態“清零”。全省累計建成665個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實現76個涉農縣(市、區)全覆蓋。

省住建廳將持續改善農村住房條件,2026年底前基本完成1980年及以前建造且農戶有改善意愿的農房改造改善。扎實推進特色田園鄉村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風貌,到2025年建成1000個特色田園鄉村。留住鄉愁,還要讓傳統村落的文脈“活”起來煥發新生機。路宏偉說,江蘇將不斷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指導入選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46個村編制保護利用規劃或方案,建立完善傳統村落保護檔案;積極推進省級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建設工作;引導各地加大各類歷史文化遺存的活化利用,深入挖掘鄉村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讓優秀傳統文化綻放時代新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