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鄉村地區村莊面廣量大,建成區外有1003個行政村,857個含有規劃發展類村莊。針對鄉村面積大、數量多、發展不平衡的實際情況,揚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印發《揚州市村莊規劃編制細則》,堅持“多規合一”、點面結合、分層分類扎實推進857個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其中深化版303個、基礎版457個、簡易版97個,力求每一個村莊規劃實用、管用、好用,全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鼓勵地域相鄰、資源稟賦相近、產業類型相同的鄉村地區,采用多村聯編方式編制村莊規劃,促進資源整合,匯聚發展合力。例如,位于大運河沿線的市生態科技新城泰安鎮,采用12村聯編方式,通盤考慮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等多重因素,讓各村莊從“單打獨斗”轉向“抱團發展”。圍繞北湖國家濕地公園,邗江區謀劃“北湖圈層”鄉村振興示范帶,在S611、公瓜路沿線開展多村共編、鎮村合編,形成22個村莊規劃合編成果,為區域空間騰挪、聯動發展提供指引。聚焦打造“三蕩河”宜居宜業和美村莊示范片區,高郵市龍虬鎮以4個行政村為整體,按照鎮、村、戶“十有”配建標準,重點規劃養老服務中心、老年食堂、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補齊公共設施短板,實現共建共享。同時整合4個村現有特色產業,統籌項目建設,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家門口創業、家門口致富。
既要在面上廣泛編成規劃,又要在點上形成規劃精品。揚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聚焦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一山一策”村莊、傳統村落、特色田園鄉村、綠美村莊等5類重點,強化規劃與設計融合,著力打造規劃精品,彰顯揚州特色。每月開展村莊規劃成果“好差評”評選活動,形成“比拼趕超”編制局面,提高編制整體質量。發布全市“規劃師下鄉”工作站建設標準,設立市級工作站25個,組織10多家編制單位、百余名規劃師深入鄉村規劃第一線,推動規劃編制更“接地氣”、規劃成果更具實用性。
當前,揚州鄉村地區的村莊規劃和“通則式”管理規定已經全面編成。下一步,揚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全力做好村莊規劃“后半篇文章”,促進規劃成果落地實施,同時面對鄉村發展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加強調查研究,創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規劃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