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錫市印發《無錫市“無廢運河”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24-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全面啟動“無廢運河”建設。
《方案》確定了無錫市“無廢運河”建設目標。到2025年,實現沿線地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江南運河無錫段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到100%,船舶水污染物轉運處置率不低于98%,原油成品油裝船碼頭油氣回收設施配備率、工業固廢安全處置率、生活垃圾“四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均達100%,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生態環境基礎設施體系。
《方案》明確了無錫市“無廢運河”建設的六大類24項工作任務。一是通過推進船舶使用綠色能源、完善船舶防污設施配備、強化船港水岸聯防聯控、建立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無廢現代航運體系。二是加強清潔能源供給、提升公共接收服務能力、完善環保設施建設、構建長效監管機制,推進港口綠色發展。三是加強環境準入管理、實施嚴格總量控制、實施環境風險評估,落實運河沿線工業污染治理。四是加強空間保護管控、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加強沿河岸線保護,開展沿線生態修復、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運河沿線生態保護修復。五是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加強塑料垃圾治理、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加強污泥安全處置、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管控,促進人居環境提升。六是開展“無廢細胞”建設、推動公眾廣泛參與、強化“無廢”理念宣傳,弘揚無廢運河文化。
據悉,無錫市將在運河沿線港口碼頭、水上服務區等地有序推進岸電設施建設和改造,探索推廣光伏+儲能、風電+儲能等清潔能源供給,助力港口節能降碳。同時,強化“船-港-城”一體化協同治理,加快實現船舶水污染物的“應收盡收、應轉盡轉、應處盡處”。為持續推進大運河水環境綜合整治,無錫市將大力開展控源截污、河道清淤,全面整治入河支浜和雨污排口,因地制宜建設生態安全緩沖區,推動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接入自然濕地或修復的人工濕地,保障大運河水質穩定向好。此外,大運河沿線還將嚴格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嚴控塑料垃圾入河,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筑牢大運河水環境生態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