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19艘游船從常州出發,將在4天后到達桂林漓江風景區。隨著踏青季到來,景區、公園游船訂單火爆。走進常州市武進第二造船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記者看到,一艘鋼鋁混合結構船體基本成型,工人師傅爬梯進入船艙,對船體進行打磨、噴砂。
畫舫船、觀光船、水上巴士……一船一設計,“不同于流水線造車,游船屬于定制產品,每條船設計圖紙都不一樣。”該公司董事長殷建興頗為自豪地說,“由我們設計生產的蛇年央視春晚無錫分會場中的畫舫船現已成為景區固定打卡裝置。”
在新疆賽里木湖上,在京杭大運河上,在成都錦江上,游客們乘坐“常州制造”的游船暢游。“在錦江,不會有兩艘造型重復的船。”殷建興說。“不怕被復制”的武進第二造船有限公司擁有一支創新力強的船型設計團隊。去年團隊以“頂流網紅”大熊貓花花為創意靈感,將城市IP與游船造型結合,設計推出了“熊貓船”,為夜游錦江再添“圈粉產品”。
穿梭在全國各地的游船成為常州造船業移動的名片。在常州29家船企中,民營企業占28家。這支造船“艦隊”一路乘風破浪、揚帆遠航。2024年,常州內河游船制造產值達20億元,在這個細分市場位居全國第一。
常州造船業基礎雄厚、有口皆碑。上世紀70年代,常州建造了全國第一家玻璃鋼造船廠,由此帶動一批船企集聚發展。為避免“內卷式”競爭,各船企差異化布局,形成了產能互補、市場共贏的協作模式。
“每艘船都代表常州口碑”是這支造船“艦隊”的共識。作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江蘇華一船舶有限公司擁有一支由數十名高級、中級工程師組成的技術團隊,在高性能船艇研發領域位于行業前列。憑借先進的制造工藝和過硬的產品質量,華一船舶客戶復購率達35%。
船窗可以根據音樂節點開關,座椅會自動旋轉到最佳角度,方便游客觀賞風景。該公司總經理鄭剛介紹,全息投影、基站感應等技術應用刷新了游客的乘船體驗。2024年,華一船舶保障了山東、河北等地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用船需求,接待游客近2000萬人次,有力帶動餐飲、演出、研學體驗等船上消費,助推當地“運河經濟”“夜經濟”蓬勃發展。
從圖紙設計到新船下水,生產一艘20米長的游船通常需要3個半月。目前,華一船舶有近1/4的產品出口海外,遠銷俄羅斯、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鄭剛表示:“客戶點贊我們交付快,這離不開常州交通執法部門的高效服務。”
以20米長的游船為例,核檢總船體、輪機、電氣三大部分涉及350張圖紙、2萬多個數據。常州交通執法部門船檢師通過駐企服務,對圖紙審核、性能測試、大件運輸等環節進行全流程檢驗、協調,交付周期平均縮短28天。
當前,船舶制造業景氣度持續攀升,常州船企在新能源船舶研發和制造上加大投入,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武進第二造船有限公司經營研發主管肖如峰介紹:“我們正在研發無人駕駛新能源船舶,后續將推出無人工作艇,比如河道清理船。”為護航新能源船舶行業發展,常州交通執法部門同步打造了“政企研·安新運”品牌,政企攜手從源頭推進企業研發能力提升,助力常州造船“艦隊”開辟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