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淮安海關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2月,淮安市進出口總值88.2億元(人民幣,以下同),同比增長14%。其中,出口70.2億元,增長15.9%;進口18億元,增長7.3%。進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實現新一年外貿進出口“開門紅”,為全年外貿穩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優勢產業動能強勁,新興領域表現亮眼。機電、勞動密集型產品和化工為淮安市外貿三大優勢產業,合計占外貿的比重超八成。今年1-2月,淮安市出口機電產品42億元,增長13%,占出口總值的59.8%。其中,國補帶動消費電子市場回暖,促進手機零配件、印刷電路板等電子產品出口10.5億元,增長66%;“新三樣”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出口11億元,出口占比達15.7%,其中鋰離子蓄電池出口近4400萬元,增長62.3%;汽車輪胎出口4.8億元,增長18.6%。紡織品服裝、家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質優價美、市場穩固,1-2月出口13.2億元,增長27.3%。訂單回暖、價格上漲,帶動化工品出口6.3億元,增長17.5%。重點項目建設促進機床和計量檢測分析儀器進口1.3億元,增長134.5%。
多元市場齊頭并進,開放通道加速拓展。東盟、歐盟和美國為淮安市前三大貿易伙伴。1-2月,淮安市對東盟進出口15.9億元,增長7.1%,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等出口增幅明顯。對美國進出口9.4億元,增長16.3%,橡膠輪胎、勞動密集型產品、食品等廣受歡迎。同期,淮安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39.7億元,增長8%,進出口占比達45%,傳統市場與新興市場發展并駕齊驅。今年3月1日,淮安至大阪國際全貨機航線開通,作為淮安市首條跨境電商全貨機航線,為跨境電商貨物出海架起了一條高效便捷的“空中通道”,截至目前已通過淮安漣水國際機場出口跨境電商貨物近200噸。
政策服務雙輪驅動,企業活力持續釋放。今年以來,淮安海關持續打好“政策+服務”組合拳,助力外貿企業保市場、保訂單。統籌運用好“關長為您講政策”“企業問題清零”等系列惠企組合拳,提前介入、主動對接淮安市重特大項目建設,提供項目招引、落地、運營“全生命周期”海關服務。深挖淮安市淮安港、綜保區等開放平臺潛力,探索“區港聯動”“多式聯運”發展新模式,提升該市開放平臺樞紐能級和服務水平。同時,協同市商務局培育“跨境電商+產業帶”,配合縣區引進龍頭平臺企業,支持培育外貿增長極,做大外貿總盤子。1-2月,淮安市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958家,較去年同期增加62家,增長6.9%,企業數量穩步增長,外貿主體活力持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