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优色导航在线,日韩在线免费视频,小童鸭av在线导航,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我省免費供應楊樹和薄殼山核桃良種壯苗35萬株
時間:2025-03-31 08:31 來源:新華日報 字號:默認

3月25日,在淮安市淮安區(qū)欽工鎮(zhèn)條沿村黃河故道旁的沙土上,記者看到兩片薄殼山核桃(又名“碧根果”)林,一邊是2019年種下、2米多高的“小老樹”,一邊是今年剛種下、1厘米粗的小苗。

前年,條沿村村民李成華聽說薄殼山核桃賣得好,不懂栽培技術的他接手了“小老樹”,沒想到產量低,單株掛果只有十幾斤。去年,省林業(yè)局啟動“百萬林木良種進鄉(xiāng)村”行動,免費提供成活率更高的容器苗和后續(xù)栽種技術支持,只要適宜栽種就能申請。這讓李成華放下顧慮,又承包100多畝荒地。

不會種、效益低,這在鄉(xiāng)村并不少見。江蘇林木種苗產業(yè)和科技資源有優(yōu)勢,我省正在通過訂單育苗、定向供應,破解優(yōu)質種苗獲取難和配套技術門檻高等問題,推動集體林地提質增效,探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新路徑。

50%申請用苗的村集體首次栽良種

3月23日,蘇州高新區(qū)通安鎮(zhèn)樹山村里1000畝梨花初綻,上午8點多已經有900多人進村賞花游玩。這個依靠茶、梨和楊梅等特色產品富起來的村莊,深知森林寶庫的潛能。幾年前,村里一塊閑置了20多年的無立木集體林地退化。“那塊地原來是山地采石場,塌陷以后填土修復。光植樹造林沒有其他收益,總感覺心里空蕩蕩的。有一片森林,又能搞個產出,那就更好了。”樹山村黨總支書記吳雪春說,村里有1000多畝茶園、1000多畝梨園和2000多畝楊梅,再種這些沒有新意。

挑選樹種時,結果期長達百年的薄殼山核桃也曾被考慮,但蘇州地區(qū)沒有種得特別好的。蘇州市林業(yè)站林雪茜說,常熟曾有農戶看好,自發(fā)買苗試種,但效益一般。得知省林業(yè)局免費提供苗木和后續(xù)技術支持后,樹山村才下定決心種120畝。“3月采茶,6月摘楊梅,7、8月產梨,冬天結碧根果,這樣一年四季游客來都有得買。”吳雪春計劃把薄殼山核桃與鄉(xiāng)村旅游結合。

薄殼山核桃原產北美,最近十幾年在江蘇大規(guī)模種植,目前全省栽種面積約20萬畝,主要分布在徐州、宿遷、淮安、鹽城、泰州等地。“薄殼山核桃是喜光照的高大喬木,樹種耐水性好,適合在江蘇種植,木材屬于名貴胡桃木類,果實營養(yǎng)價值高,收益期長。”省林科院研究員竇全琴說,早期省內種植走過彎路,密度大、易發(fā)病蟲害,近年來在省內多個科研院所的努力下,篩選出波尼、威奇塔等適合本地栽種的品種,并通過容器栽培提高了種苗成活率,但容器苗價格高,單株超過30元,5年起步的等待掛果期也“勸退”了不少人。

目前,省林業(yè)局已經受理70余萬株用苗申請,50%以上的村集體為首次栽植薄殼山核桃和楊樹雄性良種,已直接惠及村集體70余個、林農2000余人。種苗由誰買單?“目前投入了483萬元中央財政林木良種補貼資金,金額和往年相比沒有大變化,主要是調整補貼方式。”省林木種苗管理站四級調研員李新芝介紹,此前補貼側重林木良種生產、苗木培育能力提升,現(xiàn)在則是訂單育苗,省林業(yè)局收集各地用苗需求后,再委托省級以上良種基地、種質資源庫和保障性苗圃培育良種苗木,簽訂合同,按實際供苗量補貼。

推廣楊樹雄株,解決飛絮困擾

漣水縣保灘鎮(zhèn)黃河故道旁,去冬今春剛種下的5500多株楊樹苗迎風而立。“都是免費的苗子,南林3804雄株,不飄絮,8年能長30多厘米粗。”林業(yè)大戶馬敬洪說,2023年他在鎮(zhèn)上承包了1000多畝林地,這幾年景觀樹行情一般,他打算多種楊樹,去年楊樹雄性種苗貴,一株賣7元多,今年這筆買苗錢省下了。

楊樹雌雄異株,幼齡楊樹不開花,不結果,進入成熟期后,雌株授粉后發(fā)育形成飛絮,雄株則不會。“楊樹適應性好,生長速度快,像黃河故道兩邊水位相對較低、容易干旱,過去種楊樹雖可以起到固灘、保持水土、防風防沙的作用,但飄絮比較厲害。最近幾年本地大部分楊樹到了采伐期,我們就逐步進行更新。”淮安市林業(yè)技術指導站副站長劉淮兵介紹,今年淮安全市共申請了8.3萬株楊樹雄性種苗,用于樹種更新,緩解楊樹飄絮問題。

“明天下午3點鐘就可以裝車,我們這邊苗比較大,要9.6米的車來拉,記得坑要挖大一點,至少80厘米。”3月25日下午,淮安市淮陰區(qū)苗圃主任孫建中忙著扦插育苗時,接到漣水縣南集鎮(zhèn)用苗林農的電話,約好交貨時間后,他又叮囑了一遍種樹要點。

“我們今年春季接到省里58200多株楊樹雄性良種的訂單,主要是給淮安、鹽城、揚州。”孫建中說,苗圃里培育的品種主要是南林3804和南林3412,在扦插前會對土壤精耕細作、改良消毒、施有機肥等,扦插密度不高,一畝地只扦插2350根枝條,發(fā)芽率95%左右。“一般氣溫上來了就3月10日開始扦插,4月5日前結束,7月15日左右,苗就超過1米高,到12月份最起碼3.5米高。”孫建中統(tǒng)計過種苗生長數(shù)據(jù),生態(tài)和經濟效益比舊品種好,比如南林3804,不飄絮,8到10年完成速生階段,比過去推廣品種的15年要短,在瘠薄板結的土地上生長良好。

預計增加、更新集體林地面積1萬畝

去冬今春植樹造林期間,省林業(yè)局已供應楊樹雄性良種和薄殼山核桃良種容器苗35萬株,其中80%以上的苗木用于集體林營建提升,預計增加、更新集體林地面積1萬畝以上,約占我省年均成片凈新增造林面積的25%。

種好樹,更要管好樹。在省林科院專家的指導下,李成華降低“小老樹”的種植密度,行株距調到10米乘6米,并滴灌引水養(yǎng)樹,考慮到薄殼山核桃掛果慢,頭幾年沒收入,還在間隙種了些梨樹,“梨樹3年掛果,等到10年以后碧根果豐產,再把梨樹移走。”李成華說。

高郵市林業(yè)站今年申請了1000株薄殼山核桃種苗,主要種在河湖岸邊。高郵市京杭運河管理處得知種樹行株距至少要10米乘5米,擔心浪費集體林地資源,咨詢專家后準備再套種落羽杉。

薄殼山核桃樹結的果賣到哪里?江蘇那帕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從事各類堅果進口貿易和加工30多年,在宿遷和連云港等地建有基地,4月在沭陽開工建設的新項目將加工榛子、核桃、薄殼山核桃等,但該公司總經理林祥津不看好帶殼產品加工。“在國際市場上,堅果競爭不只是品質和產業(yè)的競爭,還是標準競爭。”林祥津說,國內市場銷售的薄殼山核桃主要從美國、南非、墨西哥等地進口,受關稅影響,國產果實有一定價格優(yōu)勢,但國內薄殼山核桃果園種植品種雜,產出的帶殼果實規(guī)格較多,不利于后續(xù)規(guī)模加工,他建議相關部門梳理果實大小,劃分等級標準。

下一步,省林業(yè)局將結合全省訂單供苗情況,選擇有條件的地方試點低效集體林改造,因地制宜推動薄殼山核桃特色林果產業(yè)與鄉(xiāng)村生態(tài)旅游、林下經濟、科普研學等產業(yè)形態(tài)融合,深化江蘇省1+N林草科技產業(yè)志愿服務行動,發(fā)動林業(yè)科研和技術推廣人員、鄉(xiāng)土專家等,做好良種進村入戶后的科技服務,并促進板材加工龍頭企業(yè)、薄殼山核桃加工銷售龍頭企業(yè)或規(guī)模經營合作社等與廣大農戶進行產供銷對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