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通市委一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意見》圍繞糧食安全、農業科技、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資源要素等6個方面提出25項具體舉措,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有力支撐。《意見》提出,從增強糧油作物生產能力、強化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建立健全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三方面持續發力,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農業科技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意見》提出,加快農業科技研究推廣、加強智慧裝備推廣應用、提升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加快現代農業“智改數轉網聯”,引進、試驗、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高端智能農機裝備,讓農業科技力量可感可及。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農民增收的關鍵。《意見》提出,全市上下要以加強全產業鏈建設、強化現代農業招商、大力促進農村消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五個方面為抓手,做好“土特產”文章,進一步打造縣域優勢特色產業,帶動鄉村產業提檔升級。
鄉村建設事關農民群眾的幸福生活。今年,南通市將實施25個鄉村振興先行村項目建設,建設100個左右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同時新改建農村公路140公里、農村生態河道100公里、幸福河道1300條(段),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讓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強。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維護農村穩定安寧是今年鄉村治理的四個重點。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意見》提出,推進農村婚喪禮俗改革,倡導孝老愛親、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文明新風尚。
農村改革事關廣大農民切身利益。《意見》指出,認真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任務,構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價格合理形成應用機制,引導規范有序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