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記者來到位于高郵經濟開發區的江蘇戚伍水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總經理居向東正在廠區忙碌,工人們忙著包裝速凍高郵大蝦。
從業10年間,居向東經歷企業從單一的大蝦養殖發展成國家特種水產品加工制品冷鏈物流綜合體。“沒有金融支持,很難想象企業發展這么快。”居向東感慨道,高郵農商行創新推出“養殖貸”“產業貸”,為當地740戶蝦農投放7950萬元專屬貸款,提供擔保和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企業幾乎“零本金”創業,如今全產業鏈產值達上億規模。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揚州中小微經營主體達52.68萬戶,占民營企業總數90%以上。揚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在機制上率先破題,構建起市縣鄉三級聯動,政企銀擔四方協作推進機制,全市小微企業融資取得新成效。今年以來,工作專班系統累計走訪小微企業21.94萬戶,形成推薦清單4.56萬戶,累計授信4.96萬戶次,授信總額1377億元;累放貸款980億元,惠及企業4.75萬戶。
“中國荷藕之鄉”寶應縣推出的咸蛋黃芝士藕合、蓮藕脆片等創新產品在年輕消費群體里不斷“破圈”。在“一鏈一策”金融支持下,寶應縣成立荷藕合作社,配套建起荷藕交易市場,構建起“市場+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寶應農商行以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荷仙集團為核心,通過“荷香e貸”覆蓋上下游20余家企業,有效解決中小企業抵押擔保不足問題。合作社成功帶動周邊8個村1200多戶農戶投身荷藕種植,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
今年3月,江蘇宏信超市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這家揚州小店“悶聲干大事”,在零售圈和資本市場造成轟動。在公司物流基地,配送給門店的百貨整齊有序,運送車輛來回穿梭。“企業發展的每一步都需要金融支持,江都區政府和龍川控股‘陪跑’上市就用了7年。”總經理張佳安回憶起上市歷程:“零費率的‘小微貸’、低費率的‘揚創貸’等諸多普惠金融政策,讓企業‘關關難過關關過’。現在不少品牌商場登門邀約合作,企業正在加快打造智慧零售新生態。”
走進江蘇智綠充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智能化生產線一片繁忙,加緊組裝的充電柜充電樁將發往全國。“作為揚州‘613’產業集群新能源產業鏈企業,5個工作日配齊1000萬元‘專精特新貸’讓我們出海開拓市場底氣更足。”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加緊拓展海外市場,在手訂單已排到11月,訂單總量超1.2億元。
記者了解到,揚州聚焦打造6大主導產業集群和13條新興產業鏈上企業全生命周期資金需求,已授信服務科技企業超980家,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科創企業成長各階段。“我們將把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范圍擴展至所有民營企業、外貿企業,加快推行金融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提升企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揚州市發改委主任陸安亞表示,該市還將通過全周期的服務、全要素的保障、全天候的響應,加快打造放心投資、安心經營、舒心發展的“企業友好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