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傳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5年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名單。其中,無錫市作為江蘇省唯一推薦城市成功入選。
從制造業重鎮到科創高地,從傳統“制造”到高端“智造”……一直以來,無錫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制造業發展始終處于全國第一方陣,在新領域和新賽道走在前列。
此次無錫成為江蘇唯一入選的城市,其背后蘊藏著什么樣的躍升“密鑰”?
密鑰①|聚焦智能化
智改數轉網聯“跑”在前
在世界最大跨度懸索橋——張靖皋長江大橋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施工。
在興澄特鋼,一批特鋼線材剛剛下線,這些鋼絲將被用在張靖皋長江大橋上,而生產出這些“鋼鐵琴弦”的“燈塔工廠”可不簡單。
“燈塔工廠”400多米長的產線上,布滿了智能燃燒、精準冷卻等200多種智能應用以及檢測機器人、5G無人車等上百臺套智能裝備,僅需4人就能完成十幾道工序;工廠的數智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整個工廠的運行數據,“指揮”著鋼鐵生產的各個環節。
這座工廠是全球特鋼行業首家“燈塔工廠”,也是興澄特鋼數字化轉型邁入新階段的“象征”。
在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與數字孿生技術,推動全流程智能化升級的過程中,數智中心就是興澄特鋼的“智慧大腦”,既能通過AI算法實時分析海量數據,對各個工藝參數進行實時優化,又能通過5G物聯網貫通生產各環節,讓機器變得既能“說話”,又能“自決策”。
據興澄特鋼相關負責人介紹,“傳統產業+智能技術”應用后,總產量提升11.79%,產品質量損失下降46.7%,產品不良率下降近六成。更是在2023年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實現利潤總額43.76億元。
以興澄特鋼為代表的無錫制造業企業,緣何能取得如此成就?其背后離不開智能化。
“近年來,無錫始終聚焦智能化的大方向,堅持點線面協同重塑‘煥新’‘智造’新格局,同時堅持技改融合推進。”無錫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無錫聚焦重點標桿、產業鏈、工業園區三類主體,以“智能產業化”和“產業智能化”為抓手,推動數智標桿引領行業變革,激活制造業發展動能。
在推動“智能產業化”方面,無錫市圍繞材料研發、缺陷檢測、故障診斷、柔性裝配等場景需求,組織開展“揭榜掛帥”攻關;打造“硬件升級、軟件迭代、軟硬件協同發展”的智能產品矩陣;優化核心要素供給,通過“算力券”“模型券”“數據券”三券齊發,支持企業低成本使用,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發展。
在推動“產業智能化”方面,無錫市啟動新一輪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計劃,引導和支持規上工業企業加快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推動形成基礎、先進、卓越、領航四級智能工廠梯度培育體系;重點面向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行業,從制造全流程和重點行業兩個維度推進智能化升級。
“聚焦新型工業化發展和制造強市建設主線,無錫持續深化融合促轉型,制造業智改數轉的步伐不斷加快!”無錫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感慨道。
密鑰②|聚焦高端化
全鏈條產業創新“深”一步
隨著高端制造業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升、應用場景不斷增加、產能規模不斷擴大,下游高端精密制造業對射線檢測需求也在持續增長。作為工業X射線領域的龍頭企業,日聯科技對市場需求有著敏銳的感知。
前不久,總占地面積約8.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的一座現代化大型產業園——“日聯科技新總部園區項目”在新吳區破土動工。
“我們瞄準高端化,將以此為總部,為國際化戰略發展奠定技術、人才、產品的雄厚基礎;不斷豐富X射線核心部件的系列產品研發,擴大X射線智能檢測裝備的產品矩陣和生產規模,形成規模化優勢。預計達產后年產工業射線智能檢測設備3000臺,屆時不僅可實現產能及銷售收入翻倍增長,更有利于提升全產業鏈自主性與安全性,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日聯科技董事長劉駿信心滿滿。
瞄準高端化,不僅是日聯科技為代表的無數企業的追求,更是無錫制造業發展的目標。
近年來,無錫積極打造平臺載體、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全鏈條產業創新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加速創新平臺布局建設,加快打造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同時出臺《無錫市中試基地管理辦法》及相關政策,支持集成電路先進封測、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光刻膠樹脂、車規級芯片等重點產業鏈中試平臺建設,推動重點領域技術成果工程化突破和產業化應用。
聚焦“465”現代產業集群技術創新需求,制定全市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征集梳理關鍵核心技術900余項,并啟動“太湖之光”科技攻關計劃,支持創新型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支持首臺(套)裝備、創新軟件產品、重點新材料首試首用,強化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等一攬子瞄準高端化大方向的政策的推出,全力推動創新平臺擴能提級,讓核心技術實現創新突破……
澆下高端化的“水”,很快就結出“碩果”。無錫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實現7連創,5家單位入圍工信部首批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初步名單。2024年無錫更是交出了“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3.44%,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地級市第2位”的亮眼成績單。
密鑰③|聚焦綠色化
率先節能減排向“綠”行
年初,無錫寶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旗下子公司——無錫百年通工業輸送有限公司正式獲評2024年度國家級“綠色工廠”!
其實,早在2022年7月,寶通智慧工廠就下線了世界首條碳中和輸送帶產品,后來還成功交付全球鋼鐵業首條碳中和耐高溫輸送帶、創新研發世界首條生物基輸送帶等,在綠色化方面成果豐碩。
在寶通科技智慧工廠,除了自動配料線、AGV系統無人配送機器人、CNAS實驗室等高端智能設備,不少綠色低碳的設備也映入眼簾:
能源管控系統正實時追蹤能源消耗情況,做到優化使用;在廠房外,國內領先的RTO環保設備正處理著廢氣,能實現90%以上的收集率和處理率;系統通過實時監測看板,計算著碳排放總量、各范圍分布,異常數據智能預警……
在寶通高性能輸送帶智能密煉車間里,車間標準人力減少約31.5%,產能提升約20%,單位能耗降低3.7%。車間獲評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
“綠色研發、綠色生產、綠色供應鏈管理、綠色辦公與綠色文化建設齊頭并進,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實現了節能環保。”寶通科技相關負責人說。
寶通科技全流程見證了無錫綠色化之“路”。那么,作為全省唯一的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城市,無錫究竟有多注重綠色化?下了哪些狠功夫?
無錫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了一組數據:按國家新口徑,無錫市連續三年單位GDP能耗保持全省前二。“十四五”前三年,無錫單位GDP能耗下降18%,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節能目標任務。
在綠色化之“路”上,無錫還創下了多個率先:在全國率先開展節能降碳綜合診斷,在傳統節能診斷的基礎上增加了產品碳足跡核算及企業指定產品碳足跡核查(認證);在全省率先開展輸配電設備、電動兩輪車產業碳標識認證創新試點,大力開展零碳工廠培育,以點帶面加快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碳達峰。截至目前,無錫市已完成綠色工廠星級評定6000多家。
“提前兩年完成節能目標,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而是‘久久為功’!”無錫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感慨道。
無錫用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三把“密鑰”,打開了成為“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之門。未來,無錫將如何發力?“點線面”體系化實施“339”工程,是無錫給出的新答案。
“無錫將建立市區園三級協同機制,健全‘雙專班、清單式’項目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試點城市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的引導作用,統籌省、市、縣三級技改專項資金全力支持試點工作。”無錫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了下一步發展的藍圖:
到2027年,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大主攻方向,無錫將累計推動1400家企業完成新型技改,打造500個省級以上智能工廠,打造300個省級以上綠色標桿,實施300個以上綠色化改造項目。
按照“點線面”三個維度體系化推進企業、產業鏈、園區集群技術改造,通過“以點帶線”“以線促面”,“一園一策”打造3家高標準數字園區。
通過實施系統診斷深化、服務商引培育、國貨國用發展、人工智能賦能、標桿示范引領、技術改造擴大、創新平臺建設、工業安全提升、協同生態構建九大行動,加快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強市賦能加力。
未來的無錫,將逐步構建“以高端制造為引領、智能技術為支撐、綠色發展為底色”的新模式,全力打造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的“無錫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