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前不久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這一根本指導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潮流,不斷發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新時代推進文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省廣電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銳意進取,主動作為,奮力推動我省廣電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主要從六個方面展開工作布局:
一是主題宣傳方面,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籌全省廣電視聽媒體聚力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傳,精心開展形勢宣傳、政策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等各類主題宣傳,奏響全省上下“緊跟總書記、奮進新時代”昂揚主旋律。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主陣地作用,堅持大屏小屏同頻共振、網上網下同時發力、內宣外宣同步推進,主流輿論聲量和氣場進一步壯大。廣電媒體策劃推出的《中國智慧中國行》《習語常聽》《我的祖國我的家》等重點理論節目、《總書記的足跡》《奮楫揚帆勇爭先》《非凡十年》等主題系列采訪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
二是精品生產方面,圍繞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和網絡視聽文藝創作,制定出臺“劇美江蘇”電視劇、“臻美江蘇”紀錄片、“炫美江蘇”動畫、“創美江蘇”網絡視聽四個發展行動計劃,通過規劃引領,形成重點項目庫,滾動推進視聽文藝生產,推出了一批廣電視聽文藝精品力作。今年以來,制作播出7部電視劇和一批紀錄片、動畫片、網絡視聽作品,其中《江河之上》《追風者》《微暗之火》等3部電視劇、《青春之歌》等9部紀錄片、《追夢少年》等3部動畫片在央視播出,《一夢枕星河》等26部網絡視聽作品在頭部網絡平臺播出,形成蘇產劇播出熱潮,江蘇廣電文藝作品在全國重要獎項中獲評數量位居各省市前列。
三是公共服務方面,頒布實施了全國首部省級廣電公共服務地方政府規章《江蘇省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實施辦法》和首個省級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規范。扎實推進廣電領域公共文化服務,在全國率先完成應急廣播終端行政村全覆蓋、率先推進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率先建成縣級廣播電視節目共享平臺,連續9年對經濟薄弱地區農村低保戶收看有線電視給予補貼。完善廣播電視政務服務平臺功能,在省級機關率先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全省通辦”。
四是媒體融合方面,在做優做強傳統媒體的同時,以省廣電總臺和蘇州臺為主體建成兩個國家級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打造了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傳播力的廣電新媒體矩陣,在全國廣電新媒體聯盟100家單位中,江蘇就有7家。國家級廣電5G創新實驗室獲批建設,5G廣播試點工作順利完成。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創作、傳輸、播出中得到廣泛應用。
五是產業發展方面,我省現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近3000家、網絡視聽持證機構近100家,廣播電視從業人員6.6萬人。有線電視實際用戶穩定在1100萬戶、位列全國第二,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用戶超過1000萬戶、OTT(互聯網電視)用戶終端接近4000萬戶。省廣電總臺綜合實力穩居全國省級同行前列,4家視聽企業入選江蘇民營文化企業30強。一批視聽產業基地(園區)產業集聚效應日益顯著,產業特色更加鮮明。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廣電視聽行業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總收入276.76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經營性收入254.61億元、同比增長12.3%,分別高出全國6.1和5.9個百分點。
六是安全保障方面,圍繞把好導向關、內容關、安全關,加強節目內容審核和安全播出,開展“清朗視聽”內容安全專項整治,組織廣電新媒體平臺和賬號專項治理,有效凈化熒屏聲頻和網絡視聽空間,不斷夯實廣電視聽安全基礎。